编者按
新时代的青年已将参与公益视为新时尚,90后张佳鑫是其中一名佼佼者,这名“助老博士”凭借实效、影响和口碑而屡获殊荣。本报特刊发他的故事、探索和感悟,希望投身公益的青年能得到启迪,一起做好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翻开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
---------------
2019年9月5日,新闻联播的第3分54秒,女主播微笑着,播报出张佳鑫的名字。
第二天,中国几乎所有报纸上,都有“张佳鑫等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内容。
这名不到30岁的青年,已经在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奖项上“梅开二度”——两年前的2017年11月,他已经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此刻,他是一名令人赞赏的“公益创客”。而在获奖后的下一个月,这名文质彬彬的“工科学霸”又成为2019年WCSP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EEE WCSP)上令人瞩目的学术新星。
他和两名学术导师合作的论文,入选了IEEE(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记者注)在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颁发的10篇“十周年‘优秀论文奖’”。
“我也想当志愿者”
1990年,张佳鑫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
他的祖籍地在吉林松原,他的爷爷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时,恰逢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于是投身这股洪流,来到汉中,入职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现为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记者注),成为一名造飞机的设计师。
“每天早上,我都会闻到白米面皮配着油泼辣子的清香,那是幸福的味道。”从小学到初中,张佳鑫一直在厂里吃住,念附属学校,“几乎每天都去姥姥家吃饭,从学校出来,下个坡就到了。”
那段日子里,因为和姥姥特别亲,他格外关注姥姥的一举一动。他有时感到,老人在慈祥温和、任劳任怨的另一面,也有着晚辈难以觉察的孤独,以及追赶时代脚步的力不从心。“我爱姥姥,长大后,我要为老人做些什么。”
2008年,他迎来高考。汶川地震后的盛夏,天空繁星点点,他躺在操场的地震帐篷里,突然对身旁的同学说,“电视里有志愿者在抗震救灾,我也想当志愿者。”
“你要高考啊,你想去哪里?”
“我要去北京,我看过报纸,那里有义工。”
献身公益的种子从此在张佳鑫心里生根发芽。那时,他并没有想到,公益会在他的人生中烙下深深的印。
志愿服务也需要专业
张佳鑫如愿考取北京邮电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他加了本系师兄师姐的QQ,“发现大学生活真美好。”
“当我看到冀才等人在QQ空间中贴出在奥体中心当奥运志愿者的照片时,真的非常向往。”他发现,学长们很忙很累,有时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全是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入学前,我心目中,志愿服务就是浓缩大学精神的符号。”他报到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加入志愿服务社团。
不久后,听完学院副书记赵雪梅的动员,张佳鑫加入学院的阳光志愿者协会,去往昌平区的信心小学,为农民工子女教英语,开始志愿服务生涯。
当时,信心小学很小,一个年级就一个班,教室很旧,孩子们在泥土飞扬的院子里奔跑,没有老师教英语。“大学生志愿者真是雪中送炭。”学校老师说。
从此,每双周的周三,张佳鑫就会早早出发,步行20多分钟到学校上英语课。
他发现,学生缺的东西太多了,可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们为同学打扫卫生,收集喝完的饮料瓶,“扫楼”后,用一条细绳把瓶子串起来,拉下楼去义卖。筹得的费用,为每个孩子买练习册和试卷。
他干得很用心,但很快就发现,贫困的地方比想象的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比想象的多。“志愿服务需要成本,如果只靠一腔热血,效果有限,也不可持续。”
他还意识到,从事公益需要放弃个人英雄主义。“干志愿服务需要团队,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因此,得努力让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
专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啥都不懂,站上讲台,反而是浪费孩子们的时间。”
“志愿服务能点亮心灯,为别人带去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他回忆说,志愿服务让信心小学的孩子收获了信心。
这些农民工家庭中的孩子,多数比较羞涩,不愿主动表现。张佳鑫经常省下买鸡腿的晚饭钱,买3支圆珠笔,谁主动回答问题,就奖励谁。
就这样,孩子们愿意走上讲台,在同学面前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学生在掌声中走下讲台的表情细节说明他们建立了自信。”
时光飞逝,告别的时间到了,小班同学组织文艺活动,志愿者和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在张佳鑫离开前,一名学生给了他满满一口袋的千纸鹤,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话语。
这段经历让这名近1米9的高个子爱上了公益,“上瘾了。”
“我们要去传递爱、成为爱”
第二次志愿服务,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志愿服务。
当年暑假,他一直没回家,在操场训练,举着花束,激情满怀地向前走。
有一次,大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猝不及防的志愿者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跑开躲雨,而是更加豪情满怀地坚持练习走正步。
“真正走过长安街时,心潮澎湃,感觉心脏和祖国的节拍一起跳动,特别幸福。”他说,这段经历终身难忘,“我们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同学都非常羡慕穿志愿者服装的人。”
“视野被打开了,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其间,张佳鑫听说了蜚声环保NGO圈子的宋庆华老师的故事,也为“世界咖啡屋”“社区客厅”的创意而激动兴奋,“真是大开眼界!我发现,用心做公益,能打开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人,生来就是应该去爱的,世界精彩纷呈,缺的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真诚、善意、正义、无畏和同情。”他说,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也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我们要去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
让“银发族”跟上时光的脚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佳鑫开始筹建团队,从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变成策划、组织、倡导、参与、推广者。
那是2011年5月,即将升入大四的张佳鑫发现学6楼下贴出海报:“寻找改变世界的种子”。
这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当年推出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支持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项目,用技能和思考去解决问题。
张佳鑫心动了,在图书馆一楼,他召集的13人小队站着围成一圈,展开讨论。
有人提出回小学教英语,大伙儿认为不现实;有人提议送书包,反对者认为一次性的活动难以持续。那么,13个人能做什么呢?
张佳鑫想到了姥姥,和自己视频时,放不出声音,急得出汗;他还想到了大姑,电脑出点很小的问题,都得花钱请人修,“可能就是不懂按某个键。”
“咱们是学信息工程的,学院有近千名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教周围的老人学电脑。”他的提议得到了一致赞成。
“夕阳再晨”应运而生。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让那些没能跟上时光脚步的“银发族”和年轻人一样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便捷。
10年来,在张佳鑫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南京、河南、四川、湖南等19个省市100余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到科技助老公益活动中。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数超过10万人次,覆盖全国500余个社区,帮助老人达到100万人次。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老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大量家庭因此受益。
“邻里守望,夕阳再晨绽放美好华彩”
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张佳鑫作为志愿者代表被选拔出全程参与、监督中国红十字会2000万元地震专项资金的使用。
他发现,灾后安置期需要明确的规则,包括界定受灾户、补偿标准、发放安排、统计登记政策等。规则的落实也需要系统的考量机制和评价标准,让救灾物资迅速到达群众手中。“只有各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避免积压。”
同时,他意识到,物资发放现场需要更多的志愿者维持秩序,保证有序高效发放,并做好登记画押签收。
跳出“身在此山中”进行旁观的这段经历,让他加强了对“夕阳再晨”的审视,和团队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何绍森、罗旭一起,不断对细节进行优化。
最终,该项目荣膺在重庆举行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他没有丢掉学术。
他研究卫星地面融合网络、无线网络大数据、政务大数据,参与过多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并在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他和张兴、王文博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Social-aware cac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5G ultra-dense networks(5G超密集网络中基于社会关系的缓存信息处理)》,荣获IEEE WCSP组委会颁发的十周年“优秀论文奖”,该奖项基于过去10年来WCSP所有发表文章的引用率、学术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奖”。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蜂窝网络收集的数据获取基站之间的社会关系因素,并通过建模设计了一套新型社会关系感知缓存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优化,可以提高超密集5G网络吞吐量、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端到端时延。
令人惊奇地是,这名“工科男”还出版了诗集,大声赞美美景、友谊和爱情,歌颂公益和祖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那些关于志愿服务的诗篇,未必最能体现他的才华,却一定是他的真情流露。他写道:
因为花开,心中更加有爱
芳香扑鼻,一树一树装点希望未来
因为云来,心中更加有爱
变化万千,霞光万丈洒满金色大海
因为你在,心中更加有爱
解释春风,温暖感动充斥浩荡胸怀
因为志愿,心中更加有爱
邻里守望,夕阳再晨绽放美好华彩
(记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