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在受到疫情冲击后,银保监会多次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贷款。

记者统计了A股9家上市股份行对制造业贷款投放及资产质量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股份行制造业贷款总额较去年末显著增长,但各家银行的表现分化较大。截至今年6月末,9家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达到2.36亿元,较去年末的2.18亿元增加了8.18%,但占发放贷款总额的比例小幅下滑0.02个百分点至10.0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信贷风险的重灾区,9家银行制造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了0.21个百分点,至4.74%,资产质量整体企稳。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13.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新增贷款1.6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增量。

"制造业贷款增长总额提速,反映出国家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缓解制造业的经济压力,是为了防止大范围的破产和工人裁员;另外,过半制造业贷款都流向了高端技术制造业,保证中国在高科技设备的制造和供应。

制造业贷款增速重回正增长时代

伴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扶持,制造业成为银行上半年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领域。

截至今年6月末,A股上市的9家股份行中流向制造业的贷款总达到2.36亿元,去年底为2.18亿元,涨幅8.18%,一改此前多年制造业贷款总额负增长的态势。

具体来看,9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投放总额有所增长,其中5家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超过3000亿元,8家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超过1000亿元,不过从占比方面来看,仅有4家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占总贷款比例有所提升。

浦发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3862.32亿元,位列9家银行之首,同时增速也位居第一达到16.83%,较去年制造业贷款增速翻倍,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较去年末提升0.92个百分点至9.24%。

记者注意到,去年末,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为负增长态势,而到今年6月末,前三者已然转为正增长,其中,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增速达到16.61%,而2019年全年,该行增速为-12.65%,与此同时,该行制造业贷款占比上升幅度达到了1.20个百分点,从去年末的13.18%提升至14.38%。在三家负增长的银行中,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增速分别为-0.27%、-1.37%,下滑幅度较小。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增速及占比在9家银行中均排名倒数第一,而房地产业贷款的相关数据涨幅较大。

财报显示,2019年底平安银行制造业贷款总额为1147.89亿元,今年6月末已经缩水至967.18亿元,降幅扩大至15.74%,占比仅为3.90%,较去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该行加大对房地产业贷款的投放,6月末,平安银行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接近2800亿元,增速达到22.16%,占总贷款的比例超过11%。

尽管银保监会多次强调严禁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业,鼓励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但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向平安银行一样压降制造业贷款转而加大房地产业信贷投放的金融机构不在少数。

对此,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告诉记者:"从银行收益的角度来看,上半年疫情影响会直接冲击实体经济,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出现萎缩,导致制造业的盈利和收益率以及资产质量都大幅下降,相比之下,房地产业复苏较快,对银行来说收益率更高,而且信贷风险更低。"

制造业资产质量改善 但仍需筑牢风险底线

不良贷款率是信贷风险状况的最直接体现。今年上半年,9家股份行房地产业的平均不良率仅为0.91%,相比之下,制造业贷款的不良率4.74%,但这一数字较去年末的4.95%,已经下降了0.2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向好发展。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9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的制造业不良率降低,其中3家银行制造业的不良贷款规模也较去年末有所减少。

浦发银行作为制造业贷款规模排名第一的股份行,去年末,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为212.16亿元,不良率5.98%,今年上半年,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43.90亿元,不良率大幅下降1.58个百分点至4.40%,低于股份行平均不良率水平。

对于制造业相关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浦发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公司积极优化投向政策,支持高质量投放,通过上调高技术制造和新兴装备制造等相关行业分类并优先支持、配套专门产品提升经营,对传统制造业领域主要在资源禀赋区域择优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压退落后产能等。

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的不良率也较去年底有所下降,截至6月末各家银行的不良率依次为5.45%、4.68%、4.37%、4.34%、3.27%,分别下降了64BP、141BP、30BP、107BP、7BP。其中,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规模也有所压降,较去年末减少了23.42%、15.67%。

平安银行今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总额缩水的同时,不良率及不良规模大幅上升。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23.19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24%,不良率由3.43%提升至4.72%,增加了1.29个百分点。

对此,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解释:"制造业不良率上升主要受经济增速放缓、担保圈风险传递、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商业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贷款规模下降影响,但整体风控可控。"

"制造业是银行对公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但是上半年,银行对制造业公司贷款的不良率平均值却在下降。"民生证券郭其伟团队指出,不良率不升反降可能是因为银行上半年加大了对这一行的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新基建和实体经济,进而稀释了不良率指标,同时在二季度,银行对制造业的不良贷款做了一定程度的批量核销。

今年5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明确了"金融机构全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5%,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信用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3%"的"五一三"任务,推动大型银行加大对制造业的资源倾斜。

"上述要求表明监管方面希望银行继续保持制造业的增量,覆盖到更多的企业。现阶段,银行业金融制造业的表现已经可圈可点,预计下半年将在增量规模上发挥更大作用。质量方面,监管要求银行能够做到轻装上阵,在保证底量的同时能够探索更优质的服务路径。"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向记者分析。

的确如此,为了严格落实银保监会要求输血制造业的政策要求,上述银行在制造业贷款投放上进行了诸多创新。

浙商银行在业内首创"融资、融物、融服务"的全流程系统性智能制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业内首家"智能制造服务银行",解决制造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融资需求,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民生银行针对存量客户、存量业务、增量项目等,优化调整金融服务方案,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占比。

兴业银行方面则配套专项价格补贴,优化资产负债比例考核,针对制造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金融需求,发挥"商行+投行"优势,提供权益类投资、技改基金等多元化等服务。

对于制造业贷款增量上升,相关信贷风险如何化解这一问题,苏筱芮告诉记者:"一方面,银行综合运用专业清收、贷款重组、债转股等传统手段实施制造业不良处置;另外,银行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市场化路径,借助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拓展不良资产处置的空间,挖掘'互联网+不良资产'蓝海潜力。"(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李欣彤 报道)

关键词: 制造业贷款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