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报告发布。该报告基于对700多名全球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科学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间流动集聚的宏观趋势,对未来5到15年间重大的科技突破点和这些突破可能涌现的城市进行了预测,并展望了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未来关系。
记者从发布会上看到一张“全球城市科学家流动趋势候鸟图(2016—2020—2025)”,该图分别显示了2016—2020全球科学家流动迁徙动态,以及2020—2025全球科学家流动迁徙趋向。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雪莹对其解析时表示,中国城市与国际城市之间科学家双向流动趋势显著增强。
“过去5年有2/3的科学家从其他地方迁移到中心城市,比如纽约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有比较高的能级和位置。中国城市向欧美这种城市流动的人员占7.7%,未来5年的趋势中从中国向欧美流动的是15.5%,而欧美向中国流动的是11.7%。”王雪莹说。
此外,在中—美—欧整个大循环之外,北—上—深的科学家流动比较活跃,大概都是30%左右,体现出北上深的高度活跃。和欧美这些城市循环相比,中国内部城市之间的流动非常活跃,体现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和快速迭代。
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城市中,上海显示了最强的科学家国际流动性趋势。调查结果统计,在现居海外城市的全球受调查科学家中,未来5年中计划或考虑来上海发展的比例为4.2%,北京该比例为3.6%,深圳为2.2%。现居上海的受调查科学家中,未来5年中计划或考虑向海外城市流动发展的比例为30.0%,北京该比例为24.7%,深圳为31.0%。
根据全球科学家对本人所在研究领域内未来15年内最有可能率先涌现重大创新突破的城市预测结果,中国城市的科技创新前景受到全球科学家普遍看好,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以13.64%、11.65%和11.08%的支持比例排名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突破未来期望值前三位。期望排名4—10位的城市分别是旧金山、波士顿、纽约、东京、新加坡、伦敦和洛杉矶。
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多数受问卷调查的科学家认为北京在工程技术、物理、环境科学和生态学3个领域最有可能引领未来15年的全球科技创新前沿,而上海在化学、医学领域的创新前景受到最多的全球科学家看好。(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
关键词: 科学家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