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出炉的宏观经济“成绩单”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先降后升、稳步复苏。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2%,由一季度的下降6.8%转负为正,增速略超市场预期,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在逐步回升。上半年严峻风险挑战之下,“逆势而上”的经济数据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专家表示,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打下坚实基础,更多新增长极将提供更大支撑,宏观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下半年经济继续回升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不过由于目前世界经济贸易重启举步维艰,国内需求恢复受到一定制约,稳企业、保就业压力仍大。下半年护航稳增长将在宏观政策上兼顾力度和可持续性,并根据形势发展适度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均逐步回升,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供给端,工业率先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4.4%,一季度为下降8.4%。

需求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亦有不俗表现。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

“经历最困难的一季度形势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V型复苏。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稳投资以及促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1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新兴领域动能也在增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半年经济呈现出“稳步复苏、稳健转型”的明显特征。一是宏观政策效果明显。二季度开局以来,“六稳”与“六保”政策措施叠加,既强调全方位逆周期调控的“底线”,也增强了经济稳步复苏的“底气”。二是经济转型迹象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网络零售消费增速表现抢眼,多种经济业态的数字化转型为新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随着更多积极因素积累,这种回升态势有望延续。

对于货币政策的走势,连平判断,2019年的五次降准对2020年经济运行仍会继续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宽货币+重结构+降价格”的组合可能不会变化,但鉴于流动性已经合理充裕,下半年可能更多侧重于“重结构+降价格”。

他表示,一方面,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更加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通过调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以及MLF、LPR等工具利率,推动实体经济融资利率进一步明显下降。为了配合特别抗疫国债发行、内需恢复带动投融资活动上升,货币政策也会留有一定的宽松空间。

连平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会进一步促进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大银行因其自身规模较大,综合运营能力强,有较为宽裕的让利资源,而中小银行则可能因为吸储能力弱、竞争力差而出现一定的经营压力。货币政策可能注重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以提高其放贷能力。考虑到特别抗疫国债的发行需要一定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作支撑,如果利率过快下行会带动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可能损伤银行认购国债的积极性。所以,在特别抗疫国债发行完成前再次下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三季度中后期可能会进行降息操作,引导LPR降低30-40个基点。鉴于中国经济已经强劲复苏,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应该没有悬念,可能会达到中速偏低的增长水平,融资利率应该没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关键词: 护航 宏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