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服务业欣慰于好久不见的“人山人海”,财经圈则看到了消费力的回归,看到了中国经济经历了疫情“压力测试”之后的稳步复苏。
笔者认为,在政策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宏观和基本面数据稳步复苏、结构面产业和资金适配性提升等因素支撑下,资本市场有潜力成为双节归来的投资者们心中最美“打卡地”。
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加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双节前夕发布的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推进,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复苏态势,积极变化不断增多。9月份,制造业PMI为51.5%,3月份以来持续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而且,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此外,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月份至8月份货物出口累计增速3个指标实现年内首次转正,1月份至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也接近转正……这些数据释放出中国经济多个维度复苏的积极信号。
更重要的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26日至29日召开,且会议将审议“十四五”规划。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构建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十四五”规划从蓝图到施工图乃至未来实景的推进中,深化改革的举措将着力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于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在上述过程中,肩负要素资源配置枢纽、政策传导枢纽、风险防范化解枢纽和预期引导枢纽等重要功能的资本市场自然大有可为、也必须全力而为。
而这些枢纽功能投射于二级市场,将演绎出N个主题性投资机会,并通过市场化的资金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投资者财富获得感的实现。
其次,10月份是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集中披露期,业绩主题和资金主题将叠加激活市场。
按照今年沪深交易所的预约排期,10月10日起上市公司将进入“三季报时刻”。从目前业绩预告来看,预喜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由于三季报财务数据纳入时间共达9个月,可以说是全年业绩的重要预演。
同时,伴随着三季报的披露,机构持仓也将随之揭晓。在每年的四次财报披露中,三季报是距离机构持仓“最近”的一次披露(由于国庆假期原因,今年三季报中的股东榜与最新持仓的时间差最多16个交易日,最少仅1个交易日),投资参考价值最高,机构动向对于市场资金的带动力可想而知。
第三,更多的科创和创新经济头部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优质投资标的密集发行上市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人气。
9月份,科创和创新经济的龙头企业IPO进展顺利,部分企业获得交易所上市委通过后已经提交注册甚至是获监管部门同意注册。从近期注册环节的时间均值来看,这些头部企业有望于10月份启动发行,而打新环节的配售制度也需要投资者保持甚至是提升二级市场仓位。值得期待的还包括,这些公司的产业链相关企业、同概念公司有望与之共舞。
在更深层面,科创和创新经济头部企业加速上市,正在优化资本市场产业结构,并带动投资者结构优化,这些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活力迸发的源泉。
金秋十月,美不胜收!对于逾1.7亿证券市场投资者而言,最美的风景就藏身于A股市场,或深隐或浅藏,需投资者慧眼辨识,但却是最值得期待的“打卡地”。(张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