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孙小川】刑警卫国平(张译饰)1988年在一次侦案途中目睹同事牺牲,案件未破,凶手却销声匿迹,直到8年后类似作案手法再次出现,此时已成为刑警队长的卫国平能否找到真相……不同于常见刑侦题材的单元剧形式,《他是谁》采用多线并进的叙事,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警方依靠传统人力办案的真实与艰辛。该剧正在央视及优酷热播,豆瓣开分高达8.2分,且在多家数据平台热度排名首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区别于《狂飙》中张译饰演的安欣,虽然都是刑警,但安欣出身警察世家,为人耿直;卫国平则来自工厂保卫科,颇有社会气息,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有些偏执。去年,鲍成志联合执导的《警察荣誉》也备受好评。谈及此类题材,鲍成志称,“不仅要让观众感受到警察在破案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也希望生活化的表达增加观众代入感,让大家对警察这一职业有新的认知。”

“套娃式案中案”更还原现实

环球时报:相比于其他高科技办案的刑侦作品,《他是谁》有哪些不同?

鲍成志:相对来说,“高科技办案”呈现的是一种与观众更有距离的专业感和精英感,是一种戏剧效果。而在我们这部剧中,钻下水道、翻垃圾场等这些相对比较原始的办案方式,一方面符合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让观众从其他角度去理解警察的专业性——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我们的生活状态更紧密了。也正是因为这种专业能力被生活化和日常化,我们才更能直观体会到,在技术不是特别发达的时期,警察要想完成任务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面临多少挑战,这也会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环球时报:《他是谁》从关键人物视角出发,多案并进。作为导演,在重点剧情的选择与节奏方面做了哪些设计?

鲍成志:这种多线并行的“套娃式案中案”确实是我们的设计。因为在实际了解中我们发现,警察的任务很少是一个案子结束后再来一个案子,同时处理多宗案件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所以我们试图还原这种常态。

讲故事时如何做到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多而不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剧中用到的“时间标志”,我们希望通过直观方式告诉大家案子的进展和终结,比如物证搜集到了哪一步、案中案的大致结论,然后再沿着主线往下追,给观众观剧传达一些行之有效的信息。

“观剧门槛”设多高,需要平衡

环球时报:线索繁杂容易令观众错过关键剧情,这会造成所谓的“观剧门槛”吗?

鲍成志:“观剧门槛”要看怎么理解。其实任何影视作品都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还有基本的社会认知才能抓住剧情重点,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定有门槛,当然这个门槛要打个引号。另一方面,这个门槛要设置多高,怎样能让观众“入戏”的同时又增加一定难度和挑战,剧情和观众形成智力上的互动,让他们有猜谜的乐趣和被牵引着的感觉,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需要平衡的地方。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我们这部剧平衡得还可以。很多案情我们在创作时都会考虑是不是让观众有些难理解,但其实真的不能太小看观众,观众就是带着探索心态来的,他们也期待烧脑剧情。

环球时报:在塑造正面人物时如何避免脸谱化?

鲍成志:一方面要保证人物身上的正面性,要让大家看到一个积极的、被认可的人物;但人物如果太过完美,又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有距离感,甚至是过于理想化。因此,在卫国平的人物塑造上,我们的基本逻辑就是先找到他的缺点与不足,让人物一切外化行为有着内在原因的支撑。对卫国平来说,他的人生经历包括他遇到的巨大冲击,导致他内心深处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这种内心的伤痛和隐忧让他逐渐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年轻干警成长为“卫无期”(剧中绰号)这一形象。他对真相的追逐、偶尔情绪上头的冲动,甚至一闪而过的脆弱……这样的形象才会让观众感到亲切。

通过作品表达人文关怀

环球时报:国内外的悬疑刑侦题材创作有哪些区别?

鲍成志:从创作思路上来讲,大家追求的目的一致,都是案情的曲折反转,人物的塑造及关系建立,包括新奇感和专业性的表现,这些是类型创作的必备内容。不同点在于,国外悬疑侦破类作品可能更愿意去呈现技术手段,从测谎、犯罪侧写等某个特定的技术角度来切入。而我们的重点可能更多还是放在故事本身,尤其是人的处境。

比如在《他是谁》中这种技术不发达的时期,整个罪案的发生和侦破基本都需要靠人的活动来完成,这可能是目前我们国内刑侦题材作品更多想表达的东西。我们希望通过作品表达一些人文关怀,比如警察在面对情与法考验时的挣扎与坚守,以及对法制发展的呈现等,希望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并且有所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