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总台随船记者也在持续发回科考过程的珍贵画面。不久前,“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到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海域时,遇到了不少的厚冰区。我们的记者也记录下了“雪龙2”号破冰前行的全程。


【资料图】

“雪龙2”号大副 邢豪:这是一张极地投影地图。北纬80度的时候,海事卫星就基本上丢失了信号,和外界联系就变得非常困难。从北纬80度,继续往西北方向航行,到达了我们在北冰洋的加克洋中脊作业区。这时我们也到了北纬85度。

没想到的是,刚刚到达加克洋中脊,“雪龙2”号就遭遇了厚冰区。驾驶台在一次冲撞停船后,开始倒船。

“雪龙2”号大副 邢豪:我们之前也遇到了很多比较厚、比较大块的冰,但是在航行过程中,都是绕着冰走,这次是需要我们将冰破开,维持在这个固定航线上。海冰厚的有1.7米以上,因为超过了我们船的连续破冰能力,一般都使用冲撞破冰。

“雪龙2”号可以连续破1.5米厚的冰加0.2米厚的雪。但是在北冰洋,海冰随着洋流漂移,很可能就挡在了航线上。这次在加克洋中脊地区的调查必须按照规划路线行驶,遇见厚冰在所难免。伴随隆隆的冲撞声,可以明显感觉到船速的变化,当船向前行驶时,海冰被压裂发出断裂的声音。

“雪龙2”号大副 邢豪:刚才船速9.4节,达到了我们本次冲撞的最快速度。现在我们船已经撞上了这块海冰,接下来就会慢慢地减速,直到阻力越来越大,最终停在这个位置。停在这个位置之后,我们就开始倒车,把船倒回来,再进行下一次冲撞。

当船后退到一定距离后,新一轮向前破冰冲撞酝酿开始。

“雪龙2”号大副 邢豪:我们的螺旋桨向后旋转了,现在我们船产生的推力是向前的 。

开展多项地球物理实验

在加克洋中脊,考察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和地球物理相关的实验。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里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艉甲板,在这一航段,队员们要将这一组总共7台的海底大地电磁仪,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布放到海底。不仅是布放,实际上要在七天之后,这些设备还要被逐一收回。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副队长 沈中延:海底大地电磁仪,在海底测量地球的电磁性质,来获得它深部整个岩石圈的一些电性结构。平均一台的距离,可能在5海里左右,最远的一台10海里。整个跨度不是很大,是垂直于洋中脊布放。

沈中延介绍,从地质构造来说,洋中脊是海底山脉,是地球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是地球岩浆产生的地方之一,加克洋中脊在洋中脊系统中,扩张速度最慢,对研究洋中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年,我国首次对加克洋中脊进行科考,当时在东经100度左右的位置,发现有一个火山区,并初步显现出一些特殊的现象。本次科考继续围绕这个区域展开,通过布放海底大地电磁仪、海底地震仪等设备,进行精细化研究。

沈中延介绍,对于这一项作业来说,布放还不算难,难度最大的要数回收。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副队长 沈中延: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仪器到了海底,它采集的数据是所谓的自容式,就是记录在这个仪器里面的,因为它数据量比较大,穿越水体传输回来的话,难度比较大,我们就通过回收的一种方式,设备上来之后,我们就把数据拷出来。

回收设备操作难度大

考察队在加克洋中脊海域回收海底大地电磁仪等设备,这项操作的难度极大,不亚于大海捞针。

据了解,在加克洋中脊海域,“雪龙2”号要回收海底大地电磁仪、海底地震仪等12台设备。比如大地电磁仪,会以约每分钟20米的速度,从近4000米深的海底浮上来。在船上,队员们通过水声探头进行定位,不断测量距离,将搜寻范围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海域。

想要在茫茫大海甚至是冰区里,确定一台设备的位置,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平均回收一台设备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如果海面正好被非常厚的海冰覆盖,那么就需要反复定位、破冰,作业时间会更长。每次找寻仪器时,驾驶台都会聚集不少队员。望远镜、长焦相机、无人机等都被用来搜寻目标。一旦发现,队员们会齐心协力,把仪器打捞上来。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副队长 沈中延:应该来说,回收海底设备过程总体还是不错的。这些数据的分析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加克洋中脊结构以及演化的过程、岩浆作用等。通过对它的了解,我们可以了解整个洋中脊的系统,了解板块构造,以及一些非岩浆型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李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