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巍走进诊室,向医生诉说她的故事。

她23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最近因为考试焦虑不安,心情非常的低落,导致学习效率差,所以来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了解到,小巍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她,她就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直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原本以为回到妈妈身边会得到宠爱,没想到的是母亲对小巍要求非常严格,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小巍时常遭受到母亲的打骂。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巍与母亲的关系越来越糟糕,经常发生冲突。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在大二的时候谈了男朋友,但总因为琐事吵架,小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男友提分手就会用自杀威胁并且用刀划伤自己,男友很厌烦又担心她出事……

医生说小巍可能是人格障碍的患者!那么什么是人格障碍呢?成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人格障碍的患者呢?

什么是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DSM-5)中将人格障碍定义为:明显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且是泛化和缺乏弹性的,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并导致个体的痛苦或损害。人格障碍是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存在损害,这种损害广泛而持久。

DSM-5 第三部分的特定人格障碍类型分为6种。这六种人格障碍分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及分裂型人格障碍。这六种人格障碍类型所不能描述的部分,可用特定特质型人格障碍(PD-TS)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人格障碍患病率约为1/10,澳大利亚约为1/15, 而英国则是1/20,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人格障碍患病率数据。人格障碍往往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物质依赖、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共病。由于人格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常有自伤、自杀、反社会冲动行为的产生,对个人以及社会都存在很大影响。

人格障碍形成的相关因素

人格障碍的病因学因素涉及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本身因素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目前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人格障碍与患者童年期不良的经历,如受到虐待、忽视、不良的教养方式等因素相关。童年期虐待经历及早期不良的亲子依恋模式是人格障碍的高风险因素。人格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父母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认、父亲过分干涉在人格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与早期分离和丧失、混乱或不良的亲子关系、言语和情绪虐待、躯体和性虐待、躯体和情绪忽视有关。

人格障碍的治疗

对于人格障碍而言,药物被认为只是辅助性的而非基本治疗选择。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心理动力学疗法也常常被采用。这些治疗方法的宗旨都是在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基础上促进人格障碍患者用辩证视角看待生活当中的负性事件,使用澄清和对峙的技巧帮助患者找到改善现状的方法。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因为人格障碍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加大了人格障碍治疗的难度,未来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人格障碍的治疗手段。

医生根据小巍的情况提出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小巍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规律性的运动,逐步的摆脱了情绪上的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主任医师桑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关键词: 人格障碍症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