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5元到1元,再到3元、5元,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产品,如今在街头店门前随处可见,而价格也日益水涨船高。

此现象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共享消费领域的8个主要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在监管要求下,宜昌区域的共享充电宝价格是否有所下调,消费者体验如何?昨日,记者在城区多个片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商圈、写字楼随处可见

租金每小时2至3元起

昨日上午,记者先后来到国贸、CBD、万达等多个商圈。在不少咖啡店、商场大厅处,记者均能够看到共享充电宝的租赁柜,扫码即可取用,十分方便。

在国贸商场的大厅内,记者扫码了一家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赁码,上面立即显示了计费规则:3元/小时,封顶30元/24小时,总封顶100元。而在万达附一家写字楼内,记者扫码某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了解到,收费标准为前2分钟免费,后续每小时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如果是月卡会员,则可获得前3小时免费的优惠。

通过走访十来个共享充电宝租赁柜,记者发现基本收费标准都在2-3元左右。而免押金也成为了主流,只要有支付宝信用分或微信支付分,均能享受免押金的待遇。

而这些共享充电宝租赁品牌集中在4、5个头部共享品牌企业,这也意味着,这些企业基本控制了宜昌区域的共享充电宝市场价格。

随便用用十来块

充电效率低被吐槽

在走访多个共享充电宝租赁柜同时,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名租借充电宝的市民。13日下午1时许,在CBD一家奶茶店前,正在购买饮品的周小姐刚刚退还了租借的充电宝。微信支付显示,此次消费金额为12元。

小姐告诉记者,上午9点多,她在珍珠路办事,手机没电了,临时在这里扫码租借了充电宝,用了一上午。

对于这个价格,周女士说,如果手机没电急需要用的话,是可以接受的,但充电效率确实很低。“目前手机充电量为80%,看来要充满起码要15块钱以上。我在家充满电最多也就1个小时。”

也有消费者表示现在充电宝的价格确实太贵了。在解放路上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使用了充电宝忘记了还,第二天收了30多元。在网上购买一个充电宝也就一百多元,我觉得每小时收个1.5元,一天十来元就差不多了。而且有些共享充电宝的租赁网点比较分散,特别难找。”

地段不同价格不一

监管力度还将加大

8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显示,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其中,共享充电宝行业价格整体小幅回落,目前各品牌均价格为2.2至3.3元/小时。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的官网发布显示,相对而言,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等相对封闭区域或者繁华商业区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抽样显示,租赁充电宝的最高价格由10元/小时下降到8元/小时,目前每小时3元及以下占比25%,每小时4-6元占比58%,每小时7-8元占比17%。

对此,记者也联系到某共享充电宝在线客服了解计价规则。该客服表示,共享充电宝定价是根据地段、人流量以及商家分成确定的,但是会给出一个建议价格,确保在消费者承受范围内。在采访过程中,消费者普遍表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确实对急需给手机充电的市民带来了方便,但投放充电宝的商家也要在充电效率、收费标准和归还体验上给予提升,减少隐形收费的门槛。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共享消费领域的监管力度,要求各企业如实、及时公示计价规则和计价标准,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共享消费领域价格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何凡)

关键词: 共享充电宝 地段不同 充电效率 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