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称“炒菜界的海底捞”,小放牛被海底捞告上法庭,起诉并索赔百万元。

“饮品界的爱马仕”“豪宅界的劳斯莱斯”等宣传语,屡见不鲜。对此,专家表示,作为市场中的后来者,靠蹭热点、傍名牌求“出圈”,终究是不长久的,没有法律意识和商标意识,长远来看必定会吃亏。

海底捞称此前已多次沟通交涉

上月底,河北小放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开庭审理。因“小放牛”在河北经营多年,在餐饮行业颇具影响,迅速引发热议,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12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了海底捞公共事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放牛未经授权,在其店铺的海报、菜单、座牌等众多装潢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宣传中,都使用了“海底捞”品牌字样,并将其作为主要宣传用语。“我方自2020年5月起,先后通过公函和律师函沟通交涉,希望该公司停止侵权,均未获得解决。”

该工作人员表示,作为餐饮从业者,欢迎同行之间的交流,相信互相借鉴能够推动行业的进步。不过,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因此“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知识产权和商标品牌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搜索“小放牛”,此前被传的“炒菜界的海底捞,服务不满意免单”等宣传语已经看不到了。而在店铺评价中,有顾客表示“到座位上后,点菜的都是蹲式服务……这样过于夸张的服务,对于本社恐来说还是稍微有些心理压力。”此外,“炒菜界的海底捞”“服务学海底捞”等类似评价不少。

对此,小放牛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并未想过“攀附”海底捞,只是提炼出顾客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传播点,并表示海底捞一直是行业学的榜样。

对于这次海底捞的起诉,小放牛方面表示: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尊重和接受最终的司法判决,未来仍会将行业优秀者当作榜样,努力打造自身品牌。

专家称找到自身亮点才能长久

消息一出,有业内人士表示,蹭大牌流量,是不少商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

那么,这种手法是否可取呢?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靠蹭热点、傍名牌作为营销手段,终究是不长久的,没有法律意识和商标意识,长远来看必定会吃亏。

记者注意到,在该事件发酵之前,小放牛的品牌知名度主要集中在河北本地市场。而如今,随着网友热议,也算是走入了全国大众的视野,引发关注。

“如果小放牛此次败诉,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用负面信息获得的关注。对企业来说,要想长久经营下去,各方面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吴先明提醒,以某知名毛肚火锅品牌为例,其营销策略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形成了一个新的品牌,让毛肚成为其品牌的招牌。“即使在某些方面,也有借名牌造势,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明面上完全借用,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独特的个化差异,从目前局面来看,现在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因此,针对强者找弱点,同时找到自己的亮点,来突出宣传自己的特色,逐渐形成口碑,才是发展之道。(记者 周丹 实生 聂帆 李淇)

关键词: 小放牛 海底捞 营销手段 商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