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汉中称王,封此人为守汉川大将,后因一个梦他被刘禅诛杀三族: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蜀主刘备的大将之一。他自己有一对队伍,曾率领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此后,屡立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就迁都到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将领镇守汉川,这时大家都猜测这人一定是张飞,而张飞自己也想此任非己莫属。但是,谁也没想到刘备却让魏延担任这个职务,还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这令全军的人都感到惊讶。

随后,刘备大宴群臣,席上他问魏延“现在对你委以重任,你有什么想法。”魏延回答:“若是敌方将领带人马前来攻击我就把他们吃掉。如果曹操带领天下兵马前来,我也为会主公拼死与他一战。”众人听后都为他的出豪言壮语所感觉。刘备称帝后,又升魏延为镇北将军。

到了建兴元年,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时,诸葛亮驻军汉中,任命魏延为督前部将,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时,又派遣魏延率军西进羌中。随后,魏延与魏国后将军费瑶、郭淮在阳溪展天大战,魏延将他们大败。之后,魏延被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又晋封为南郑侯。魏延既善于养兵,又勇猛过人,他每次随诸葛亮出兵都想单独率领一万人马,与诸葛亮分兵两路进发而会师潼关,像从前韩信所为。

可是,每次诸葛亮不允许他这们,这使魏延常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魏延总是自恃自己才高,加上性格矜持高傲,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惟有杨仪对他不太让步,为此魏延十分怨恨杨仪,于是两人关系有如水火。

到了建兴十二年时,诸葛亮出兵北谷口,又魏延做先锋。这次,他距离诸葛亮的营地十里之外扎寨,晚上睡觉后他梦见自己头上生角,醒后他让赵直解梦。赵直骗他说:“这是好梦。因为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因此这是不战敌人自破的征兆。”之后,赵直他告诉别人说:“其实,‘角’这个字是刀下加用,而头上用刀是很可怕的凶象!”到了这年的秋天,诸葛亮病重了,就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讨论他死后退军的安排。商议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军令,就弃他不顾,军队一定要照常行动。

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但没有发丧,还瞒着天下人。这时,杨仪就让费祎前去探听魏延的口气。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我自然能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我魏延是何等人,岂能受杨仪的指派,作断后的将军。现在就让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发丧还葬,我们不可以因为一个死人而耽搁国家大事。”说完要同费祎一起作出留下的行动安排,并且还要求费祎写出文告告诉手下各位将领。这时,费祎骗他:“我应该回去把您的意见跟杨长史说明。他是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您的意见。”这样,才得以脱身。费祎一出魏延营门就飞马返回。

这时,魏延随就后悔了。于是他派人去观察杨仪等人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计划行事,各营寨都依次引兵撤退。魏延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于是他就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就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而且,还让人烧毁了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

魏延、杨仪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一日之内文书都传递朝廷。后主刘禅就此事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听到消息后都一至保证杨仪忠心而怀疑魏延不轨。杨仪等昼夜兼行,但由于需要劈山开道,因而在魏延之后到达。而魏延先到后就占据南谷口,还派兵将阻击杨仪等人。

这时,杨仪就命何平在前边抵御魏延。何平见到魏延后就斥责他说:“丞相刚则归天,尸骨还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还是人么!“这时,魏延的兵士都知道自己的主帅做事不对,于是他们都不听魏延的指挥,全部都散去了。

无奈之下,魏延只是与他的儿子逃往汉中。这时,杨仪又派马岱追杀魏延,马岱追到后就砍下魏延的脑袋。之后,刘禅又诛杀魏延三族。此时魏延终于玩完了。

关键词: 委以重任 他自己有 勇猛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