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隐喻和留白
文/曹洁
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你随时会踩踏到“石破天惊”这个古老的词语。土与石,这两种生长在大地之心的物,以本色的朴实和素美,贴近远古人类的生存日常。远古先民深掘大地为穴,安躺黄土为床,紧握石头成器。石头的冷硬与黄土的温软,刚柔相济,浑然相合,成为后人回望史前不可避开的介质。
三月,春阳如雪,一色的白,如练,紧随着阳光的脚步,跑着上山。沿路少土,多石,一层层基岩长向高处,一块块被上古的水流抚摸过的石头,活生生的,若青鸟,弹跳着,殷勤探看。
漫漫黄土之上,载着一座远古石头城:石峁古城。
这里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高家堡镇洞川沟石峁村。山峁连绵,展阔无际,北侧山梁上,一座兴盛于龙山文化中期或略晚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城堡,安坐于起伏辽阔的高山之巅。这座堪称中华文化史上的“华夏第一门”,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石城门,在黄河文明史、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难以估量。
自外城东门而入,没有仪仗,自成肃穆。走过城郭,时光漫漫如水,一地汤汤,轰然作响。轻轻地踩踏在先祖出入过的通道上,心怀忐忑,手足无措,惊觉自己的贸然闯入侵扰了他们沉睡已久的安宁。屏住呼吸,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脚底踩伤古老的土,它们粒粒分明,传递着谜一样的生存密码。
这密码,就储存在陶制的鬲和罐中,细绳纹高领鬲、方格纹单把鬲、花边鬲和宽流鬶、篮纹折肩罐,如此种种。这些造型拙朴的器皿,若形貌拙朴的古人,靠近它们,你能嗅出干净、澄澈、香醇的味道,一丝一丝,若隐若现。我听到有一些声音穿过,梭子一样,经纬有度,鸟儿网罗成群,草虫绵绵细语,杨柳飞叶成蝶。春风过处,戾气都散了,一些不能说的秘密,被鸟儿看中,鸟儿缄口不言。旷野之上,那些树,那些草木,那些庄稼的根基,那些秸秆和遗留的果实,那些田鼠和麻雀,似乎都隐退了,又似乎都在场。
这是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他们低着头,手把黄土,捏出想要的模样,不求装饰,不为炫耀,只为储存如阳光、空气和泉水一样干净的食物。一旦靠近这土石的拙朴本真,你就越来越想舍离现代文明的珠光宝气。或许,一个人生命的骨头中应该站立着石头的质地,石头立骨,黄土为脉,人才会站得像个人样儿。
站上高高的东门墩台,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蓝天的额际。俯瞰古城,这超过四百万平方米的遗址上,遗留着宫殿建筑、原始村落、民居房址、手工作坊、祭祀场所、石棺墓葬、陶瓮葬、灰窖等等遗迹。久远的夏朝早期,这座史前城池就被毁弃了,但一块块紧挨着石头以群体的姿态肩并肩站立,为她作了不可消亡的明证。实际上,这不仅仅只是一座古城了,她留存着人类先祖曾经拥有过的一个浩大的生存空间,新石器,或旧石器,这些人们惯用的词语,早已无法囊括石峁古城的时空。
外城东门白灰底色的土壁上,红、黄、黑、橙等,各色线条组成多样的几何图形,飞舞成画。那些人物或物件,以清晰的线条诠释着先祖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呈现着人类最初的模样。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挥舞着双臂,欢呼着一个民族空前盛大的前世。
这个前世,只有土石和土石一样干净纯粹的人类。他们手无寸铁,脚踩土石,头枕土石,紧攥手心的也是土石。一块块石头,被磨成刀、磨成剑、磨成斧,不为战争,只谋生存。一把把石斧在手,就可以开垦荒地、播种五谷、收获食物,就可以营建城郭、修筑家园、抵御外敌。石头是他们随手可带的物件,也是保证衣食住行的宝物,被粗糙的手心握出温度,磨出不可估量的昂贵。这昂贵被古人视为如常,以石头的姿态深藏城墙头,藏成通灵的玉符。
脚步再一次失了次序,一个发声“葬玉”的词,响过耳际,如同白云擦亮阳光的声音,脆生生的。传言,民国饥荒年份,附近村民挖石得玉,升玉易斗米,笼垛驮买卖。这薄薄的天地灵物,究竟有多少散落民间、流失海外。你也无法想象,密实的石头墙内,会包裹了一块又一块形态各异的古玉,它们以沟通天地的使者身份,被古人深深埋葬。石为阳,玉为阴,精妙轻巧的玉人头像、玲珑剔透的玉璇玑……它们是这里朴素而尊贵的女主人,以轻薄而温润的身躯,柔软了石头坚硬干涩的心脏……
统照山川的阳光还在,盈亏轮回的月亮还在,朗朗日月,携带着亘古的信息,弥漫在石峁上空。坐在石头的丛林,宛如坐在先祖超绝的智慧方阵中,一些所谓的现代科技悄然褪色。你看,这砌城的石头上,刻有清晰的眼纹图案和石雕人面像,有的地方采用阴刻的手法,风化侵蚀,轮廓清晰。石头,你这拙朴的天地灵物,被古人错综摆放的方阵,究竟留给后人怎样的隐喻和留白?
从数千年前的石头家园走出,脚底生香。一棵棵草木,如一管管牧笛,某种神秘的通灵豁然亮起来,引照我落步如雪。干干净净的白,多像这座古城的留白,或隐喻,或禅意。古城的前世已矣,今生却以土石的温度隐喻着先民惠赐后人的神祗。你看啊,他们刚刚离开,刚刚离开,去山野耕种,去水边浣洗,去草坡放牧。
一只米黄色的狗安卧在一垛石墙根,它的眼睛里藏有隔世的记忆。靠近它,与它默然相对,寂静安然,我不说,它也不叫,人畜相安,天地吉祥。一会儿,它绕过城垣,从东门回家去了。
图片来源:文化艺术报、网络
本文选自《文化艺术报》
责 编 | 刘芝林
审 核 |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