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大早,李蓉在学校群里看到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后,自责地哭了出来。这两天她太忙了,忘记给孩子按时打印资料。不是她不配合学校工作,而是她和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有核酸检测等工作外,还承担着给“时空伴随者”打电话督促他们按时做核酸检测的重任。
李蓉是西安市新城区自强路街道航建社区党委书记。翻开她的手机通话记录,密密麻麻的全是陌生号码。“根据西安市疫情防控平台提供的名单,我们需要核实‘时空伴随者’的很多信息,比如有没有按照要求72小时内做两次核酸检测。”李蓉告诉记者,上轮疫情的时候,她的电话随着安心卡一起“走进”千家万户。现在,需要她来沟通解决的事就更多了。
“请问您最后一次做核酸检测是哪天?”“现在还在西安吗?”“您现在的具体住址是?”……李蓉告诉记者,打电话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和群众确认姓名、地址、做核酸检测次数、未做核酸检测的原因等信息。面对“碰壁”,他们总是耐心地做好居民的安抚解释工作。“昨天我们拿到的名单上就有300多个联系人。从中午做完核酸检测开始逐一打电话,结束都到晚上九点多了。”李蓉说。
让李蓉欣慰的是,大多数居民都比较配合他们的工作。“以前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我们是骗子,也有人觉得我们问得太多让他们很烦。”李蓉说,最夸张的是有一位群众,始终不相信电话那头的人是防疫人员。最后李蓉和他加上微信好友,开了视频,对方专门看了李蓉的办公室和工作证后,才配合工作。
一个电话打三五分钟是常有的事。有一位群众,因为不懂中文,在电话沟通无效后,李蓉和他利用短信沟通,双方靠着翻译软件,完成了信息核对;也有一位群众,每做完一次核酸检测,都会给李蓉打电话“报备”;还有认真配合回答的群众,在结束时会暖心地说声“辛苦了”……这都让李蓉和同事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在社区工作9年了,非常理解大家。”李蓉说,“但越是在关键时刻,我们越要积极响应号召,不能退缩,与时间赛跑,勇于担当。这是我们的职责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