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今年开行突破600列、西安创新指数再创新高、丰镐遗址的“手工业园区”被发现、西安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过去一周,正如逐步升温的天气,西安经济科技考古等领域重磅新闻不断,引发多家主流媒体强势围观。西安聚力攒劲开新局的“加速度”势头不减!
“长安号”跑出开门红
虎年伊始,“长安号”就跑出了高质量发展新速度,成为中欧班列中名副其实的“带货王”。
“今天,满载50标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今年从西安始发的第600列中欧班列,形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稳定的对外贸易黄金通道。”3月1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今年西安始发中欧班列已开行600列》这则消息。
“据统计,2021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达到3841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从西安国际港站始发的中欧班列(西安)国际线路基本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中新网报道如是说。“中欧班列(西安)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初步构建了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央广网高度评价了长安号的“带货”能力。
11日,“中欧班列(西安)2022年开行突破600列”的消息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央广网、国际在线、凤凰网、工人日报客户端等多家主流媒体推送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创新指数再创新高
创新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中国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报告(2021)》近日发布,西安综合创新指数介于0.45与0.6之间,由创新成长型城市迈入创新稳健型城市队列。西安成功跻身“第二梯队”的好消息引发搜狐、腾讯、网易等多家商业媒体关注。
创新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参考报3月11日在《多地争创科创中心 国家区域协同创新提速》一文中多次提及西安。如: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多个创新集聚区,其中就有“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创新集聚区”。在谈到“城市群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成型”话题时,又表示“以西安为中心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在新华社报道《卫星直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多“硬核”》中,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特色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精彩亮相。报道称:“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8.6%。”
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将率先建成我国物流行业首家“碳中和”示范园区。
“零碳物流”是物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3月11日,新华网以《全国首个!西安这个园区实现了碳中和》为题,报道了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成为我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的消息。
考古发掘收获颇丰
经过考古人员连续五年的考古发掘,近日一个位于西周都城——丰京遗址内的大型制陶作坊遗址呈现在人们眼前,400余件与制陶相关的小件器物被发掘出土。中新网、新华网、光明网、人民资讯等纷纷聚焦丰镐遗址“手工业园区”被发现这一重要考古新闻。
当下,西安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的消息在各大平台积极推送:《西安:核酸检测有序进行》《西安932辆出租车出动!做核酸检测样本“摆渡人”》《西安地铁每2小时进行1次消杀》《西安市民做完核酸可领熊猫贴纸》……这些或暖心亲切的报道,彰显出古城人民面对疫情的全力以赴和必胜信念。
另据新华社对外发稿平台统计,西安小伙刘子旭勇夺北京冬残奥会“中国首金”等相关文、图消息在新华社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账号发布后,覆盖用户10180人,总互动量253次。海外网友纷纷为刘子旭的坚强不屈点赞。
文/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赫 翟小雪 于忠虎吕聪 通讯员刘翔
部分图片由陕西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提供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