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陕西省渭南市新田村,80多岁的农民邵友朋正在考虑,怎样为田里的弱苗促壮。邵友朋是一个职业农民,管理着2000多亩地,主要种植冬小麦。受去年秋汛影响,他的小麦普遍晚播,今春返青后,除了少数有旺长趋势外,大部分是弱苗。中国农科院专家的到来,帮助邵友朋解答了小麦的问题,但是他和另一位1980年后出生的“80后”粮农还有个共同的疑惑,年轻人种地的越来越少,“未来的粮田谁来种?”
职业农民邵友朋(中)和农科院专家在地里讨论怎样种小麦。受访者供图
“旺长苗不能施肥了”
10日上午,邵友朋的麦田里,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小麦专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常旭虹,带领着一支科技小分队,正在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受去年秋汛影响,邵友朋负责的2000多亩小麦,大部分在11月下旬播种,目前分蘖数不多,主体苗情较弱,以三类苗居多。还有少量地块在11月11日完成播种,有旺长趋势。
不管是弱,还是旺,都不是理想的长势,常旭虹和他带领的专家团队一起,建议邵友朋优先对弱苗进行水肥管理,追水追肥。
“每亩可以施用10斤尿素加15斤磷酸二铵,浇水量在20-30方即可。”常旭虹告诉邵友朋。
事实上,在此之前,邵友朋已经进行过一次追肥追水,常旭虹建议他,对弱苗可以继续促壮,但对旺苗,则要停止浇水施肥,“旺苗需要镇压,让他长得更壮实,而不是更高更快,已经施肥追水的,可以喷施化控剂,控制麦苗旺长。”
此外,常旭虹和其他的科学家们,还在麦田中发现了小麦纹枯病的迹象,有些地块,已有轻度纹枯病,“纹枯病要尽快防治,可以采用戊唑醇来进行防控,不让要纹枯病扩大。”
倒春寒要及早预防
在渭南市孝义镇孝丰村,科技小分队和临渭区的技术专家,在麦田里进行了一场田间培训。
孝丰村的小麦长势相对较好,但也有弱苗情况,这恰恰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在孝丰村,一位真正的80后农民周文龙,对技术问题格外关切。
周文龙是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当地是有名的科学种田能手。但面对特殊情况下的弱苗,他想从专家的口中求证自己的想法。
周文龙的小麦也是面临大部分弱苗的情况,常旭虹及其他专家建议,可于返青时增施6-8 公斤磷酸二铵加5公斤尿素,小水量灌溉,以维持地温稳定,最好采用喷灌。
同时,专家建议他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浇水缓解降温幅度,或者喷施叶面肥、调控剂提高小麦抗寒性;除草则要遵守“360+10”原则,选择物美价廉的高效除草剂。
专家的意见,印证了周文龙的想法,他表示将会按照专家的意见进行管理。
未来良田谁来种?
在和科技小分队的讨论中,一位80多岁的“80后”和一位1980年后出生的“80后”,却有着共同的疑惑。
当前,国家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前在水浇地,也有过类似的种植模式,但产量不够稳定,且缺乏适宜的品种,此外,田间管理也更加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且,随着气候、生产环境的变化,过去多年的生产经验渐渐难以适应,凭经验管理,很难保证高产稳产,如何普及最新的科技?
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难题之外,观念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是两位“80后”共同面对的。
流转地块过于分散,这会提高管理成本;土地流转的稳定性不够高,田间路、井、电的建设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种地的越来越少,“未来的粮田谁来种?”
培养新主体带动农业转型
这是邵友朋和周文龙的疑问,也是更多粮食种植者的疑问。
“其实,有些问题,在国家层面,已经有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常旭虹说。
“比如种粮主体的转型,国家鼓励和引导新型主体的发展,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未来,也需要制定更多更具体的帮扶政策,吸引扶持年轻人回乡创业,给予优惠的创业政策和财政支持;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当好领头羊,通过政策扶持,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向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彻底转型,承担起未来粮食生产的重要责任。”
对于新科技、新技术怎样更好普及的问题,科技小分队的专家们觉得,可以通过“村委会”牵头组织,设立定额托管制度的方式,给予村集体、托管组织、农户不同比例的利润分红,提高农户和托管组织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村委管理功能和村集体经济的调节功能;加强对农资经营者的规范化管理和政策支持,这部分人是技术宣传推广、科技转化落地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问题,农业专家们建议,可以把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尝试精神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做基础,鼓励年轻的“80后”新型主体,带头作为示范点进行试验验证,设立中试试验基地,尽快明确试验示范方案,筛选品种、匹配适宜的种植模式及田间管理技术、引进高效种收机械等。此外,科技小分队的专家们也承诺,种植户可以随时联系,帮助提供品种筛选、技术问题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