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事千奇百怪不足为怪,“西安十八怪”便属其中,它反映出了陕西的民俗民风。
西安,陕西的省会,一座我国人人都知的城市。“不夜长安城”,这座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几千年的历史直接铸就了西安浓重的文化底蕴,也滋生了“西安十大怪”这样的民俗!
“西安十大怪”
将范围锁定在西安其实并不准确,“西安十大怪”也可以叫“陕西十大怪”或“关中十大怪”。
“西安十大怪”都有哪些?人们将其编成了一段顺口溜,以此来总结这十大怪。
“西安十大怪”顺口溜: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
辣子一道菜,碗盆不分开;
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
姑娘不对外,板凳不坐蹲起来;
睡觉枕石块,秦腔不唱吼起来”!
起先的“八大怪”
关于饮食习俗的“四大怪”:
(1)面条像裤带
歌谣: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宽像裤带)又白,爽口耐饥燎得太。
陕西可以说是面食之省,自古以来当地的人们就以面食为主,每天都离不开吃面,而且这面又长又宽还厚,陕西大汉也是噗哧噗哧大口大口地吃。
关中农村的女孩,成年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缝衣绣帕,而是擀上一案板的面条,据说这样,以后才能得到婆家的赏识。
(2)锅盔像锅盖
歌谣: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陕西把饼叫锅盔,里酥外脆易携带。
锅盔最初是陕西关中一带的吃食,且之所以叫锅盔,是因为关中人做出来的饼,名副其实的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一样。
自唐、宋以来,在西安城多处设有驿店,外地客商东来西往,北上南下,锅盔作为客商的携带干粮远走他乡。
(3)辣子一道菜
歌谣:虽说川湘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陕西人餐桌上最不能少的就是一碗油泼辣子,也就是“辣子一道菜”。陕西所产的辣椒色红、个长、头尖,辣味十足,陕西人将其晒干后用臼子捣成辣椒粉,然后浇上热油,就成了油泼辣子,浇在面上、泡馍上,吃起来十分过瘾。
(4)碗盆难分开
歌谣: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直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本地人不叫它饭碗而是称为“老碗”。这种碗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这个“老”字也并不是代表了老碗的历史多么悠久,而是碗中“老大”的意思。
其他“西安十大怪”则关于着装、住房、婚俗、娱乐方面:
(5)手帕头上戴
歌谣:陕西农村老太太,花格帕帕头上戴。防晒防尘又防雨,洁手擦汗更风采。
帕帕就是普通话的手绢,以前没有卫生纸的时候都是人手一个手绢,女生都会留长发,干活的时候都会用手绢把头发包起来,一是方便,二是防止落灰,头发变脏,这个很多地方其实都有这个习惯,劳动人民都一样。
(6)房子半边盖吧
歌谣: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
在关中地区农村处处可见半边盖的房子,俗称:揭北子。这种老房子根本上还是符合四合院合围的空间结构,半边盖,有四水归堂的风水考虑,有的时候就是单纯的没钱。图片里后面那个房子就不是半边盖,应该是个大户人家。
(7)板凳不坐蹲起来
歌谣: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问他为啥不坐着,他说这样很自在。
陕西人不怎么爱坐着来吃饭。在陕西乡下,随处可见的是蹲在墙角的乡亲们边晒太阳边吃饭聊天。
因此,关中的“蹲景”说是全球一绝也不为过,有些人蹲起来半天都不带脚麻腿酸的。
(8)秦腔不唱吼起来
歌谣: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要震翻。
最怪属秦腔吼起来。秦腔产生于民间,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斗争。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
在婚礼葬礼或重要的乡间仪式上,陕西人都会搭起戏台唱起他们的地方戏—秦腔。秦腔高亢激昂,几里外都可听见。
后增加的“两大怪”
(9)姑娘不对外
歌谣:长安建都十几代,人杰地灵春常在。风调雨顺生活好,陕西姑娘不对外。
关中地区对于自家姑娘的保守意识,那更是出了名的。关中人绝对不让外人占着半点便宜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关中人自家的姑娘只限于在关中地区内部交流,而很少和外地人通婚。
此外,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久而久之就连姑娘也不远嫁他乡。
(10)睡觉枕石块
歌谣:三秦大地庄稼汉,不爱软枕爱石块。冰凉坚实有奇效,醒脑提神金不换。
关中人很喜欢木制的枕头和石制的枕头,这并不是软枕头就不喜欢,而是因为夏季的时候关中十分酷热,枕着冰凉的石头睡觉可以消暑,这石头可是陕西大爷的“金不换”。
写在最后
陕西民俗远不止这些,无论八大怪还是十大怪都很难概括,只能说我国的文化实在博大精深!
此外,八大怪的称法及内容只是陕西人约定俗成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对八怪的补充后形成十怪,将来甚至会出现百怪千怪。这都能让大家很好地了解陕西文化。
关键词: 油泼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