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片
名称:西十高铁湖北段
简介:西(安)十(堰)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255.76公里,其中湖北段长86.36公里、总投资134亿元。该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8条通道之一,是福(州)银(川)高铁武汉至西安高铁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将减少通过绕行郑州300公里,进一步拉近陕西、湖北两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级经济区的时空距离。
去年12月,备受瞩目的西十高铁湖北段开工,这一西北方向高铁大通道建设进展如何?3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看到,工人们铆足劲儿,开隧道、打桩基,火热的建设现场催人奋进。参建者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要求,攻坚克难,苦干加实干,力争项目提前半年建成通车。
倒排工期建世界级大桥
从十堰东站出发,车行约1小时,来到郧阳区柳陂镇的西十高铁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右岸的半山腰平地上,施工车穿梭,机器轰鸣。
这里是跨汉江大桥的主塔所在地。据悉,该桥是一跨过江的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斜拉桥,两个主塔高186.5米。
眼下,两台直径3米、高10多米的旋挖钻正往下钻孔,深达32米,现场已完成两根桩基。中铁十一局项目副经理文易介绍,主塔是斜拉桥主要受力部件,一个主塔下面有24根桩基“支撑”,钻孔后将打入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目前的进度是3天成孔、5天完成一根桩基。
一旁是40米长的斜坡,60多名工人分散开来,正在进行支护作业,有的打锚索,有的安装模具,打钢筋笼,浇筑锚索框架。据称,边坡的支护要打1000多根锚索,框架内边施工边撒草籽绿化。
汉江特大桥长917.45米,采用主跨420米斜拉桥一跨过江。为啥采用梁桁组合结构斜拉桥?文易称,梁桁结构为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对梁体刚度进行了加强,能有效控制温度引起的附加变形和徐变变形,保证刚度分布均匀,满足高速列车行驶时对轨道平顺性和行车舒适性的要求。
据悉,大桥项目部按36个月(提前6个月)倒排工期,24孔桩基预计5月完成。今年头两个月,西十高铁完成投资1.85亿元,占一季度目标的八成。
“按模施工”凸显科技范
翻过几个山头,来到郧阳区青曲镇魏家沟村,一个直径10米左右的大隧道拦在面前,这就是罗家梁二号隧道,全长7.3公里。
洞内漆黑一片,空气中夹杂着粉尘味,脚下是松软的泥浆。记者发现,隧道里寥寥数人,几台先进工装大显神威。只见一名工人操作类似游戏柄的遥控设备,湿喷机械手自动往洞壁喷注混凝土,既均匀,强度又高,附着力还好,混凝土回弹量也小,施工中的粉尘浓度大降。
另一台黄色大机器有3只“手臂”,叫三臂凿岩台车,仅一名工人操作,车上有定位电脑,可自动准确定位钻孔。“作业范围可达178平方米。”从业10多年的项目相关负责人李达称,有了先进工装,施工告别人海战术,隧道施工人数由90多人锐减至50人,且安全风险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据了解,罗家梁二号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岩质差的四五级围岩占大半,给施工带来难度。为此项目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提前发现问题,超前支护、短进尺、快封闭。据悉,目前地质雷达、瞬变电磁超前水平钻孔等先进仪器和技术运用施工中,能像CT一样“诊断”120米以外的地质结构。
管理也有科技“硬核”。据悉,项目实施“按模施工计量”的BIM技术,每道工序、每个产品的材质、技术等级、造价等信息也都提前精确计算出,不仅节省变更资金,更提高工效。
绿色施工建设绿色高铁
西十高铁穿越秦岭腹地、跨汉丹江流域等环境敏感区,对环境、水文、动植物的保护要求极为严格。为此,西十高铁线路方案设计中绕避了重要生态敏感区核心区,充分保护秦岭山区及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力争将西十高铁打造成一条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高铁。
在汉江特大桥工地,记者看到一条泥浆运输船停在岸边,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通过管道,排进这个容量七八百立方米的船里。汉江边还挖有排水沟,使用钢制泥浆箱、泥浆分离器等,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西十高铁湖北段桥隧比为98.85%,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涉及汉江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郧阳国家地质公园等,给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项目利用BIM+GIS技术进行临时设施布局、便道线路的辅助设计,提前模拟施工进度,对汉江水环境的影响,决定在低水位季节快速推进施工。
西十高铁将于2025年前后建成,通车后,十堰至西安实现1小时内到达,武汉至西安最快实现2小时左右到达。沿线将串起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形成一条经济大走廊。
据悉,今年是我省高铁建设加速之年,力争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00亿元以上,新增高铁里程约370公里,高铁总里程达到2060公里左右。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