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都奉献在了刘备的西蜀政权上,在刘备三顾茅庐将其请出后,先后帮助刘备赤壁之战据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帮助刘备取得了荆州、益州与汉中,为刘备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刘禅继位后,先后七次出师北伐,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那么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在去世前会留下“棺材南抬,绳断便葬”这个计策呢?这究竟是什么意图?
这个传言是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留下的遗命。理解起来并不难,传言说诸葛亮要求,死后只令四名壮汉抬着他的棺木南归,当绳子支撑不住棺木自然断开时,便在绳断之处入葬。这个传言也并非到此结束,后续事件依旧照着诸葛亮预测进行,四名壮汉抬着诸葛亮棺椁走了一天一夜,由于山路崎岖,肩膀已磨出血泡还未见绳子有断裂迹象,于是四位壮汉商议后决定瞒天过海,将绳子于山崖尖石处磨断,草草下葬了诸葛亮。
这个消息传回了成都,刘禅觉得事情蹊跷,于是令人彻查,四名壮汉经过拷打,再也无法忍受皮肉之苦,于是将磨断绳子一事如实认罪,刘禅一气之下将四人处死,至此,世上再无人知道诸葛亮下葬之处在何方位。其实,诸葛亮早就预料到四位壮汉的下场,故意在临终前做此安排,意在掩人耳目,以便让自己入土为安后永世不被打扰。
据《三国志》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传闻与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选择死后无需操办,无需陪葬品,只是简单的安葬于定军山之中。
按照古代大人物的葬礼,有几个不是风光大办,各种陪葬品如云。诸葛亮的这种选择,与他一生廉洁的作风相同。同时也避免了自汉末以来盗墓成风带来的侵扰。汉末三国时期,除了民间的盗墓者,官方也有诸如董卓、曹操这类公然盗墓的诸侯。而安葬于定军山,也算是诸葛亮对自己北伐没有取得效果的一种遗憾。将自己安葬于此处,看着绵绵群山,等待着自己的继任者完成自己的遗愿。
古代乱世之中,人的性命如草芥,随便一场底盘争夺战,军师的一个计谋,可能会让自己这一方胜利,而失败的一方,大多数以失去性命而告终,同时,诸葛亮再为刘备夺底盘,算计了不少人,同时,在蜀国之中,他自己一人力争北伐,还得罪了一些当朝的权贵,所以不仅曹孙两国他有敌人,在自己的蜀国也有数不清的权贵被他得罪了,同样为了死后安宁,他才选择了这个方式来安葬自己,没有规律,自己都不知道,别人费尽心思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