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纳米铝陶制动器铸配件生产企业入驻铜川市铝厂沟原铜川铝厂拉丝车间厂房,这标志着原铜川铝厂前厂区经改造提升后已全部入驻企业,废弃了十几年的老厂区迎来了新生命。

而在两年前,铝厂沟还是一片废弃的闲置厂房,厂区内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从2020年5月开始,印台区在原铜川铝厂旧址的基础上,盘活闲置资源,对整个老厂区进行改造提升,并对原铜川铝厂16.94万吨铸造产能指标进行置换,规划打造了铜川市绿色铸造产业园,聚力培育铸造环保产业链。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建设,记者实地看到,厂区面貌焕然一新,首家入驻企业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在经改造过的原电解铝车间里,设备已经开始运转,工人们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而位于厂区北侧的铜川华盛鼎铸年产1万吨汽车配件生产加工项目正在调试,近期将开始试生产, “L”形的厂房内,锻炉火焰熊熊,电机声隆隆。

过往——全省第一家铝厂

铝厂沟,因铜川铝厂而得名,是铜川人约定俗成的叫法,事实上,该地地理命名为雷家沟。

铜川市档案馆提供的资料显示,铜川铝厂1967年在印台区雷家沟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投产,逐步形成年产5000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是当时全省唯一一家从铝冶炼到深加工的有色金属行业。

1984年铜川铝厂二次扩建,电解铝产能逐步达到3.5万吨。1994年,铜川铝厂已形成铝锭、铝盘条、铝母线、铝型材、铝镁合金棒、碳素等七大类品种,企业位于全国地方铝厂之首,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同年,铜川铝厂开始第三次扩建,使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

在铜川铝厂后厂区,记者见到了52岁的留守工人刘华明,他在1987年通过招考进厂,是阳极车间一名工人。他告诉记者,当年铝厂是铜川市最大,也是效益最好的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有色金属加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 “全国有色金属铝行业14家重点企业”等许多荣誉称号。

铜川市政协文史和学习文员会主任刘耀林告诉记者,铜川铝厂当年在铜川雷家沟布局,缘于“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工业迁移的需要,主要依托铜川能源资源优势,生产铝材供应于西安飞机制造厂。而该厂从建成到后来关停,离不开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铜川市北关70后李阳从小在铝厂沟长大,他回忆到,鼎盛时,铝厂拥有近三千名职工,学校、医院、商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人们穿着长筒靴,带着铝盔上工下工,十分让人羡慕。总之,铜川铝厂仍是铜川人抹不去的记忆。

改造后的电解车间厂房

现在——绿色铸造产业园

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历着改革、改制大趋势的阵痛,2001年,铜川铝厂资产重组。2012年7月,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曾经拥有近三千名职工的大厂全面关停。

资料显示,铜川铝厂老厂区主要由前厂区、后厂区、五号信箱旧址、碳素厂、卸料站5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23多亩,其中工业用地为729余亩。对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印台区来说,处置这么大一摊子闲置资产首先是个挑战,而如果能利用好现有工业遗产,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

入驻企业调试设备准备试生产

基于此,去年以来,印台区依托原铝厂沟的原铜川铝厂,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并置换了16.94万吨铸造产能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规划建设了我省唯一的绿色铸造产业园,作为全区工业转型升级的首要抓手。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园区工作人员贾劭冲介绍说,按照“绿色、智能、共享”的发展理念,先期对原铜川铝厂前后厂区进行改造提升。其中前厂区占地135亩,改造厂房15000余平米,围绕前厂区面积区间1000-3000平米小厂房,前厂区重点引进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不锈钢精密铸造、低压铸造和精密机加工等高附加值项目。

产品新鲜出炉

后厂区占地475亩,改造厂房45000余平米,围绕后厂区面积区间5000-12000平米大厂房,后厂区重点引进汽车、轨道交通、电力装备、高端装备等自动流水线作业大中型铸锻生产加工项目。同时,针对周边可开发利用1100余亩土地,正在进行土地项目招商。

截止目前,园区前厂区已落地企业三家,部分企业已开始试生产,计划通过3-5年时间,招引8-10家核心万吨级铸造企业,20家以上中小型及相关配套企业,达到年产40万吨铸件、10万吨锻件规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就业1万余人。

消息来源:微印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的,转走!

关键词: 铸造产业园 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