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不认命,总会迎来转机,赵晓娟老奶奶就是一个不认命的人,第一次见到赵晓娟老奶奶是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她还在教书,赵奶奶之所以会选择当老师,这还和她的经历有关。
出生在赵晓娟老奶奶那个年代,多少都有一点无奈和遗憾,甚至会后悔,赵晓娟老奶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在当时那个年代,兄弟姐妹都很多,一般家庭都过得并不富裕,赵晓娟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读过高中的,赵晓娟其他兄妹三人成家都比较早,除了大哥成家之后搬了出去,家里其他人都住在一起。
赵晓娟父母都是工人,但是一个月的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且还要补贴大哥和二哥的生活,赵晓娟学习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非常刻苦,只不过在当时,因为形势所迫,没能上大学,在1968年的时候,赵晓娟响应国家号召去了陕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赵晓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10年。
陕北的生活条件和城里比起来相当艰苦,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粗粮,虽然当时插队知青的口粮是由国家统一发放的,但是因为陕北条件确实太艰苦,有时候老乡自己都吃不饱饭,知青生活也只能勉强维持,平时一点荤腥都没有,土豆,萝卜,白菜是知青主要蔬菜。
相比于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煎熬才是知青最大的考验,平时除了干活,睡觉之外,找不到一点娱乐活动,闲了大家只能聊聊天,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彼此之间相互鼓励一下,找点精神安慰。
赵晓娟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也不爱说话,闲了就自己看一会书,赵晓娟来的时候,带来一本字典,这是她唯一的精神食粮,以至于后来,字典都被赵晓娟翻烂了,而她也能把整本字典都背下来,这也是赵晓娟在陕北最大的收获。
来陕北第二年,赵晓娟回家探了一次亲,这次回家探亲,也是她最后一次见自己的父亲,回家探亲第三天,赵晓娟的父亲在上班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因为工友失误操作,被重物砸中了脑袋,昏迷住院了,父亲去世对赵晓娟打击非常大,料理完父亲的后事,赵晓娟回到陕北之后,一直精神恍惚。
1972年,赵晓娟因为长期劳累加上精神状态不好病倒了,这次生病赵晓娟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知道赵晓娟生病了,老乡集体捐款,让队长李小明买了一些补品送给赵晓娟,虽然当时大家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是老乡对知青都非常照顾,陕北老乡的朴实和善良让赵晓娟非常感动。
赵晓娟出院之后,队长安排赵晓娟做了队里的宣传员,这份工作比较轻松,主要就是张贴一些海报,给老乡们读一读报纸,传达一些政策。
1974年,县里要招两名文职干部,当时参与竞选的知青有很多,在第一轮体检的时候,因为赵晓娟有一些近视,所以被刷了下来,错过这次机会之后,赵晓娟并没有放弃,而是等待着机会。
1976年,有条件的知青开始陆陆续续回城了,因为当时回城条件比较严,赵晓娟一直没有等到机会,直到1977年的时候,赵晓娟等来了一个好消息,要恢复高考了。
听到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赵晓娟非常激动,没有返城的知青,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而且队里专门组织知青开始复习工作,当时因为没有找到全面的复习资料,第一年考试赵晓娟,准备的不是特别充分,参加高考第一年,赵晓娟就落榜了。
第一次考试失利,对赵晓娟打击还是非常大的,1978年,赵晓娟准备再考一次,这次,赵晓娟的大哥给她寄来了复习资料,赵晓娟对于第二次考试心里有底了,第二次参加高考,赵晓娟以总分402分考上了北京大学。
回到北京之后,赵晓娟一直没有忘记在陕北的老乡,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赵晓娟还回了一趟陕北看望了父老乡亲,当时赵晓娟原本可以分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但是赵晓娟却选择了当了一名老师,赵晓娟之所以选择当老师,是因为她觉得,是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而且她在陕北的经历,也让她明白了,只有读书才能更好的生活。
在1983年的时候,赵晓娟和自己的大学同学王广志结了婚,现在赵晓娟和老伴都已经退休了,回想起当年插队的经历,虽然艰辛,但是对于赵晓娟来说,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经历,如果没有插队的这段经历,或许是另一种生活。
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一次积累,不管是好是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