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事法医工作的原因,怕别人忌讳,所以他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握手。而当别人问他为啥不干医生干法医的时候?他总会笑着说:“因为生活不是舞台,我怕说出是因为梦想而引起嘲笑,所以这是我埋在心底的梦想。”

提前2个月报到的新警

2011年,时年29岁的李孟甜,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提前2个月到陕西省高陵县(现高陵区)公安局报到。工作不久后,他就感受到了现实的贫瘠,在基层没有知识渊博的师傅,没有先进的设备,更没有教学和科研条件的支撑,当时觉得有的只是来自别人对法医工作的偏见,使他一度陷入迷茫。

但一起事件彻底改变了他。2013年,两夫妻吵架后,女方死亡,家属一致认为是男方谋害的,李孟甜在反复检验后,通过解剖推断死亡时间,结合调查访问,最终排除他杀嫌疑,判断女方系自行高处坠落死亡,还给了男方清白和公正。“这事让我豁然开朗,认识到基层才是案发的第一前线,在基层才能最直接地接触案件,基层也是最需要我且离梦想最近的地方”。之后,李孟甜主动放弃省考面试的机会,决心用技能扎根基层为民服务。

作为高陵唯一的专业法医,意味着一年365天无假无休。随时有发案,随时就要出发。在工作中最难的就是独自一人解剖尸体,每次都得四个多小时,每次都累得筋疲力尽。有一次,他在对尸体进行头部检查时,手一滑,手术刀就切进了左手拇指,他无暇考虑感染风险,简单消毒后,又继续完成检验鉴定工作。因岗位的特殊,他的工作环境常常是恶臭难当,特别是高温天气,正常人在几十米开外都受不了的恶臭,但他要在蚊蝇蔽日、蛆虫满地的中心现场,完成高度腐败尸体的检验工作。

建成一个工作室

2017年,为了破获一起命案积案,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一项涉及西安市高陵区十余万男性人口的基础性工作,难度大,群众性强,没有经验可循,一切从零开始。面对挑战,他却充满热血,放弃一切休假,带领参建民警下所、走村、入户,对工作方法进行了十余次的优化,使绘制“家谱”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升。采血是抵触最大的,为了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李孟甜对采集的每一步都进行规范,从怎么消毒,怎么进针不疼,怎么出血多等方面对采集民警进行培训,再通过和村民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宣传,从刚开始采集后就有村民报警,晚上在村里被狗追,到后来村民主动要求采集,不仅只用了半年就采了近万份血样和图表,还在群众中赢得了好的口碑。一年时间,就采集血样1万8千份,绘制家系图表1万4千张,用近两万分之一的几率将命案积案成功破获,最可贵的是总结出了一套可复制、易操作、成系统的工作方法。

2018年,陕西省公安厅确定他为全省教官,受邀到各地市进行入村培训。2019年作为抽调专家,对全省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著作权,也成立了个人工作室。通过此项技术,已经破获了多起命案积案,让死者得以瞑目。数据库在“团圆行动”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今年春节就找回了被拐33年的男孩,使破碎的家庭得以团圆。目前,李孟甜正在探索绘制更大的数据网,也能为涉及女性的案件提供支撑。

11年从警初心的坚守

2020年初,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李孟甜身兼多职,既是“医生”,在初期他不仅筹备了防护物资若干,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指导一线查控人员如何规范使用防护物品和日常消杀工作;又是“数据员”,把一项刚开始由多人承担的数据核查管理工作,他优化了工作方法,独自一人完成了上万条数据且无一差错。

从警11年,李孟甜完成法医鉴定600余起,重大案件勘查及检验鉴定上百起,没有发生一例群众不满意的情况。由于工作成绩和个人事迹突出,他先后荣获“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公安机关优秀民警”“全市十佳政法干警”“市局成长之星”“西安好人”“西安抗疫好青年”“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等荣誉。

因“人命关天”,李孟甜的电话从未关机,一年365天都处于待命状态,经常带病工作。不断的锻炼和成长,使李孟甜应对日常工作早已驾轻就熟,虽然有超负荷的工作,但他没有陷入事务主义,而是从宝贵的第一手案件现场着手进行突破创新,用心努力实践,不断总结思考,收获良多。而他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绽放着埋在自己心底的梦想。

关键词: 工作方法 主动请缨 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