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艾永华

通过合作社实施托管粮食生产,两料农作物平均亩产增加150多公斤;凡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普遍高出非社员群众20%以上;曾经的贫困群众,参与合作社后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是渭南市在乡村振兴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培训提升,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军人物更具尖端竞争力。

近年来,渭南市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载体,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582家,入社成员22.32万人。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6个、省级示范社143个,省级百强示范社58个,居全省第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遍及种植、养殖、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正成为秦东大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军劲旅”。

同样的土地,产量却高了

3月31日上午,渭南市临渭区官邸镇庙王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迎风摆动,植保无人机在上空来回盘旋,壮美的田园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去年强秋霖导致小麦晚播,经过‘促弱转壮’一系列措施,麦苗现在长势很好。”看着茁壮成长的麦苗,正在指挥操作员喷洒叶面肥的石宇锋心里美滋滋的,“现在种田完全依靠科技,缺什么补什么,科学管理,抗灾能力越来越强,丰收基础越夯越实。”

绿盛现代农机合作社飞防植保除了利用大量无人机外,还动用直升机作业。

29岁的石宇锋是一名农家子弟,从部队转业后,子承父业,干起了经销农机、农资的生意。在一次推销农药的过程中,他遇到一位乡亲背着药桶子在麦田喷洒农药,满身呛鼻的农药味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自此他便有了依靠现代机械种地的想法。

2016年,石宇锋成立了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他先后流转1000多亩土地种粮食,后来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托管,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实现一条龙服务,村民只管收获粮食。为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农田,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建立了农业服务综合运营基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药,实现了农药化肥减量化、优质产量最大化。

为了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至12月渭南市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深入调研,针对全市农村经济、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发展的经典案例进行汇编交流。

“庙王村从2019年起委托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粮食生产托管,现在共托管2415亩。”庙王村党支部书记孙书红算了一笔账,“传统耕作方式投入成本大,粮食产量还低。通过全程托管,小麦、玉米两料作物每亩增产10%以上,减少投入100多元,一加一减每年亩均增收300多元。”

看到合作社托管的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周边村庄纷纷主动找上门洽谈托管业务。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亩土地托管经营起步,逐步发展到2021年的1.9万亩,参与农机作业的社员达到260多人。

“过去总觉得当农民辛苦还不体面,现在‘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很有地位,搞现代农业大有奔头。”石宇锋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今年有个小目标,粮食生产托管经营突破3万亩。”

只要有好产品,就不愁卖

“又来订单了,库存的猕猴桃都快卖完了。”3月31日中午,渭南长寿塬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对韩民洲说,“咱的‘长寿塬’品牌越来越火了。”

韩民洲(右二)为合作社产品销售站台、代言、推广

韩民洲是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三联村人,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从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从18岁开始一直担任村干部40多年,村民都说他对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处临渭区长寿塬的三联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但由于管理粗放、销路不畅等原因,村民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要卖出好价钱,必须有好产品。”干了10多年农资经销的韩民洲见多识广,看清了市场的门道。2007年,他成立了渭南长寿塬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苹果、猕猴桃等水果栽植、农资配送、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加工储藏等经营业务。

“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坚持把组织果农开展标准化、无公害苹果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韩民洲说,“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基础上注册了‘长寿塬’商标,通过品牌化经营,促进果农苹果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双提升。”经过不懈努力,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百强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

“长寿塬”这个响亮的品牌像一个“火种”,点燃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希望。合作社成立后,参与的社员由最初的10户发展到300余户。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合作社承诺,对所有社员生产的水果产品保价收购。

三联村8组村民王永艳家栽植6亩果园,2021年,收入8万多元。王永艳深有感触地说:“加入合作社就像坐上了火车,车头跑得越快,我们沾的光越多。只要有好产品,就不愁卖。”

挣钱有渠道,生活有保障

落日的余晖照耀着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嫂围坐在小桌旁唠起了家常。在谈笑风生间,一件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不一会就完成了。

草编生活,是艺术,也是合作社社员的钱串子。

3月31日下午,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花园村的村民陆续来到渭南市临渭区百富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娴熟地干起手工草编。“草编工艺品全部用玉米棒子外壳和小麦秸秆作为原材料,有草帽、果盘、香包、花瓶等60余个品种。”合作社理事长张静指着展室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说,“这些产品全部是合作社的社员手工编出来的,社员大都是老弱妇女和一些不能干重体力劳动的困难群众。”

草编在桥南镇历史悠久。农闲时,当地妇女随手编几捆草辫子,挣点零花钱。“一根10多米长的草辫子当时才卖三四元钱。”张静心想,“要是把这草辫子深加工做成工艺品,价值自然就提升了。”

2013年,心灵手巧的张静成立了草编专业合作社。随着精准扶贫的开展,曾经担任过乡镇妇女主任的张静把目光投向了贫困群众。“草编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遗产,这活又不累,闲谝的时候,随手就把钱挣了。”张静给贫困妇女做起了思想工作,“咱不能光靠政府救济,大伙和我一起干吧。”

为了让更多群众加入合作社,张静自费组织村民到商洛等地参观学习,还定期举办免费技术培训。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参与草编的群众热情高涨,合作社成员达到100多名,其中有贫困群众60多名。

花园村村民畅爱女因意外事故导致右腿骨折,她的丈夫患有脑梗,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不能干重体力劳动的畅爱女参加合作社学会了草编,仅此一项每年收入7000多元。

贫困群众张春娥的老伴早年去世,她和聋哑儿子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自从学会草编手艺后,她每年收入5000多元。“玩一样就把钱挣了。”80多岁的张春娥高兴地说。

为了拓宽产品销路,张静带着合作社的产品多次亮相杨凌农高会等展会,设计精美的草编工艺品深受市民喜爱,销售订单络绎不绝。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示范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渭南将坚持发展规范并举、数量质量并重,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共同前进。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粮食生产 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