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核酸检测都送一张贴纸,不知不觉已收集到了七张。不知道什么时候领贴纸,不知道贴纸一共有几套,不知道有没有隐藏款。我跟媳妇开玩笑说,咱应该把这收集起来保存好,再过20年会不会能当一套绝版邮票卖出去?于是我们后悔就这样把贴纸贴在了手机上,可是,最初的那天,谁也没想到会凑成一套、会有七张啊。但我默默的决定,从下一套开始一定要细心保存起来。
■ 图源:第一新闻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疫情二字深刻的伴随着人们的心情和生活,在社区接受核酸检测成为了难忘的城市记忆、时代记忆。许多年以后,面对棉签的时候,某个西安娃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加核酸检测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这近半年的时间中,我以前所未有的次数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一度参与其中,深刻体会到“社区一根针,穿起千条线”,体会到社区工作者的不易,经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所以,我以个人名义三次为社区送上过“一点心意”。
第一次。在我这次写出来之前,他们一定不知道那是我。去年12月的一天,我在前往社区核酸检测点的路上,想为在天寒地冻中日夜奋战的社区工作者买点什么。那天还没有封控,但便利店里很多货架已经空了,只剩下最后三个,我隐约感到身后有个蠢蠢欲动的身影袭来,于是暗自加快脚步,一把把最后三个自嗨锅搂在怀里。暖宝宝也已售罄,希望它们都贴在了最需要的地方。收银台前摆着的巧克力还有剩余,这份甜被紧张的人们忘却了,这也正好。我把这袋东西放在检测点附近一个空空的长椅上,一名社区工作者很快看明了我的来意,冲我摆摆手,说谢谢,我们没问题的,快回家。我猛然发现原来那个白色身影之所以看着有点臃肿,是因为那天雪太大了。突然明白,我们举手投足间得到的,可能是很多人在雪地里搓手跺脚支撑着。也许这就是“城门立雪”的故事吧。
■ 图源网络
后来,我下沉社区支援,每天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穿上防护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我才真切的体会到,他们站立的地方,既是需要他们的,更是我们需要的。降压药、卫生巾、奶粉、尿不湿、猫砂、狗粮、电磁炉、天然气,我看到很多平时没有的尴尬、两难、焦虑得到他们的关注和抚慰。最难忘的,是搬菜送菜的夜晚。那些人们望眼欲穿的萝卜白菜土豆,就是社区工作者们采用曾经被网络所诟病的列队而站、人手相传的方式,一份份卸车、整理、搬运、分发,虽然动作渐渐都走了形,但还是要举重若轻,把人们关心的粮食和蔬菜安稳放好,每片叶子都值得珍惜。如果有一天我再次被封控了,我一定不会团购可乐、薯片和咖啡。另外,时至今日我都特别佩服那些给居民发鸡蛋的社区,他们必定胆大心细、沉稳过人。形势那么紧张,工作那么忙碌,可鸡蛋却那么脆弱。
下沉结束后,我拿到了写有诸多溢美之词的奖牌、奖状和感谢信,虽然不过是在非常时期做了平常的事,得到的夸奖却可能比我这些年得到的还要多,甚至也比社区工作者们得到的多,反倒让我有点不好意思。
第二次。回到单位上班后,我总是想起搬菜的夜晚,也总想再回去看看、坐坐,可终归没有时间。于是自费为社区购买了一辆小手推车,希望它可以为社区工作者省点力,小车不值钱,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大家都忙,我也无暇亲自送去,于是直接把快递地址填到了社区。我发微信给社区的一名干部,我说,这个东西应该总是能用上的。后来听他们说手推车挺好用,而且还申请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三月的一天晚上,我出门办事,路过一家烤肉摊,突然发现社区的两个工作人员在吃宵夜。我去打了招呼,他们说,什么宵夜?这是刚忙完,在吃晚饭。他们硬拉我坐下,说一直想坐一哈,一直没有机会,相请不如偶遇,一定要喝一杯。我说好,给我满上。直到这时我们才在共同的回忆和热切的交谈中完成了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老张说他原本打算去年退休的,后来打算等疫情结束了再退休。我们从附近哪家泡馍好吃,谈到了要不要为上海捏一把汗,最后的一把烤筋热了又凉,凉了又热。
第三次。在领“李小白”贴纸的那天清晨,我去社区服务中心门口参加完核酸检测,正巧看到相熟的社区工作者,正在安排工作任务。上一次我见到他,他比现在胖一点,也是站在同样的地方,安排着同样的任务。那时大雪纷飞,现在他已身着短袖,期间还有花开花落,时光飞逝,西安的春天总是很短。不知道入夏后,穿一天防护服会有多热。
■ 图源:西安新闻
五点开始核酸,他们凌晨四点就要到岗,然后一直穿着防护服工作到将近中午,不吃不喝不尿。可我又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吃了吗?他们说吃了。附近的商店还没有营业,只有一家蔬果店里,早起的老板刚刚开始忙碌。我赶忙买下几斤橘子送到办公室,然后匆匆告别去上班。
我的格局也就是这水平了。我也已经计划好了下一次。
常态化疫情防控,对社区工作者不断提出着新的要求、更高要求。打动我的人和事很多,他们的付出也远比收到的心意更多。把原本“微不足道”的事特意写出来,并不是想听到他们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而是我想让他们听我说。
作者 | 刘小作| 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