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往往以“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称赞明朝的骨气,更是敬佩明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慷慨。

事实是作为明朝开创者朱元璋看来,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是极其荒唐的。

在朱元璋看来,适合大明国都只有这四个:金陵、凤阳、汴梁、长安。燕京从来不在朱元璋的考虑之中。

金陵是朱元璋一统的基地,是大明财力所在;凤阳是朱元璋故乡;汴梁是北宋、金朝(后期)都城所在;长安是秦、汉、隋、唐都城所在。作为金朝和元朝都城所在的燕京,从来没有成为朱元璋的都城备选。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以汴梁为北京;洪武2年朱元璋在凤阳建造中都。但由于汴梁和凤阳在元末战争中败落,难以成为都城,朱元璋最后放弃了,在洪武11年放弃了北京汴梁,改南京金陵为京师。

洪武24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为迁都长安做准备,后来因为朱标之死而作罢。

定都长安,还是燕京?各有优劣。定都长安,有利于中原政权积极和北方游牧民族竞争,积极争夺蒙古草原和西域控制权,是汉人北望的根基,因此秦、汉、隋、唐才能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时表现出色。

定都燕京,有利于北方游牧民族展望南方中原汉土,积极和中原政权争夺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平原(江淮以南不利于北方骑兵,但江淮以北,中原政权不敌北方游牧民族),是胡人南望的前哨,因此辽、金、元、清在对付中原政权时得心应手。

长安和燕京势力展望如下图:

西安北上挥戈,北京南下牧马

定都长安就必须控制鄂尔多斯草原、河西走廊才能保障安全,是属于主动出击以保安全;定都燕京,就必须控制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同样是主动出击以保安全。

而明朝定都北京,所起到的作用只有一个:

强化北京防御,这和朱元璋时期的北平所起的作用一致,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明朝定都北京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辽东、大同、太原等镇从守边变成守北京,同时让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四镇被忽视。

藩王守边、天子守国——朱元璋时期的守边策略

天子守国,即天子在后方支援指挥,定都南京发展经济,支援北方军事。

藩王守边,即册封各藩王防守边境,为大明保卫边疆。朱元璋时期守边的藩王有:

秦王朱樉镇守陕西,防守鄂尔多斯;

晋王朱?、代王朱桂镇守山西,防守山西北部;

燕王朱棣防守燕山一带;

辽王朱植防守辽东;

宁王朱权作为前锋震慑蒙古;

庆王朱?镇守宁夏卫,防守西北

藩王守边局势具体见图

朱元璋册封守边藩王所在位置图

朱元璋时期主要军事重镇是:大同、北平、大宁、辽东、开平、东胜、甘肃。

各地形成相互配合:北平可以支援辽东、大宁、大同、开平;太原可支援大同;西安可支援宁夏、山西、大同、东胜、甘肃。

防线各有侧重:北平、太原、西安是属于边防区域支援中心;宁夏、大同、大宁、辽东、甘肃、东胜、开平是边防前线军事基地。

于是大明就形成三级边防体系:

天子的南京(一级调度和总指挥)——北平、太原、西安(二级调度、中转站和区域指挥)——辽东、大宁、大同、宁夏、东胜、开平、甘肃(三级作战前线基地)。

如下图:

大明红蓝绿三级防御体系

红圈是南京后方一级大本营;蓝色线是西安、太原、北平二级区域防御中心;绿色是宁夏、大同、大宁、辽东、东胜、开平、甘肃三级前线作战基地。

具体支援输送层级及路线

分级、分区域输送援助体系

红色线是南京一级体系的输送支援路线;黄色是北平对大同、大宁、辽东、开平的输送支援路线;紫色是太原对大同的输送支援路线;黑色是西安对太原、甘肃、宁夏、东胜的输送援助路线。

三级防御体系,相互支援和配合,各地都不会出现过大的压力。

上面是军事部署体系。现在来看朱元璋时期粮饷运输体系。

在粮饷方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仓储、运输。

朱元璋时期的仓储体系是分级分体系:京军有军储仓,储放京军粮饷;各省、府、县都有专门用于发放地方官员俸禄的仓库和用于赈灾放粮的预备仓(按照东、南、西、北四方设立四所,以就近赈济);建立临濠仓、临清仓作为中转仓;边境守军有边境仓,将当地屯田收入作为军饷。

朝廷、地方、京军、边军都有自己的仓库,互不干扰。

在运输上,朱元璋时期主要是通过漕运和海运进行。其漕运路线为:

山西省负责输送大同军饷;南京经大运河入黄河输送到陕西,由陕西中转到宁夏等地。

其海运路线:山东莱州经海路输送粮饷到北平和辽东。

朱元璋时期粮饷输送路线见图

以就近输送为原则

红色线为南京负责输送到西安,黄色线为山西负责输送到太原和大同,山东、两淮负责输送到山东莱州,通过海路运输供应北平、辽东。

朱棣时期,陈暄直接从江南以海运输送粮饷到北平作为运河漕运的补充,但在会通河开通之后,海运就基本上停止,只进行漕运。

藩王养老、天子守边——永乐迁都后的明朝边防策略

永乐迁都后明朝边防的变化主要有:

1、北京从二级区域防御中心变成一级防御中心,南京成为荒废,守边的藩王到内地养老;

2、北京附近新增大量军事防御前线基地,即著名的明朝九边;

朱元璋时期设立的防卫镇有:大同、辽东、大宁、东胜、甘肃;宁夏是建文帝设立的。

永乐迁都后设立的防卫镇有:朱棣设立宣府,明英宗设立延绥(其实是恢复朱元璋时设立的东胜卫),明宪宗设立固原、蓟镇,嘉靖帝设立昌平、真保二镇,万历帝设立山海关、临洮。

3、撤销朱元璋时期的部分军事防御前线基地。朱棣撤销大宁卫,把大宁卫割让给靖难之役有功的朵颜三卫,把宁王朱权改封到南昌;废除东胜卫,军队调入河北驻守;废除开平卫(即元朝上都),守军迁入河北。

4、朱元璋时期的分区域防边体系,成为防卫北京体系。防卫北京的卫镇有大同、宣府、蓟州、辽东、昌平、真保、山海关等7个。

5、修建长城防守,成为明朝根本性防守措施。

基本上永乐迁都北京后明朝的边防体系如图:

迁都北京后明朝九边防御体系——毫无战略纵深

整个防御体系路线和明长城基本一致。不再有朱元璋时期层次分明的3级防御体系,都城和边城混为一体,不再具有防御纵深。

朱元璋时期的防御体系犹如天子指挥、将军率军、士卒作战的三位一体指挥系统;永乐迁都之后,天子、将军、士卒都一起赤膊上场作战了,一场无指挥的混战。

也先突破防御,攻打北京城;俺答同样突破防御,兵临北京城劫掠;皇太极数次突破防线洗劫并攻打北京城。

这些事实都说明,永乐迁都北京后的明朝边防防御体系,只有在蒙古处于分裂时发挥作用,一旦蒙古统一(瓦刺也先或俺答时期短暂统一)即可轻松突破。面对蒙古骑兵的进入,明朝朝廷拿不出任何反击手段,不管是于谦还是嘉靖帝,都只能静静的等着对方撤走。

上面是军事部署,现在来看粮饷输送体系。

仓库方面。原本朱元璋时期各仓库定位和作用分明,互不干扰。迁都北京后:

1、成化年间,要求各地盐运提举司将罚没的赃银缴纳到北京仓库;

2、弘治年间,要求各省布政司将省财税收入缴纳到北京仓库;

3、明武宗刘瑾时期,要求各省将仓库库存缴纳到北京仓库;

4、隆庆年初,主动派遣御史到各省搜刮各省收入和库银到北京仓库;

5、万历年间,除了省之外,要求府和县都必须将收入和库银缴纳到北京仓库;

6、天启年间,下诏各省必须每年都缴纳收入到北京仓库,魏忠贤更是将南京朝廷的库银搬空到北京。

一句话,朱元璋时期,各仓库都能发挥作用,互不干扰;迁都北京后,迁都北京带来的财政弊端显露,不断的压榨南方省份,以至于掏空南方的经济实力。

在输送路线上,虽然南京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接输送到北京,但由于路途遥远,成本高昂,又拒绝使用成本便宜的海运,导致南方省份都愿意用白银替代输送粮食到北京和边镇。如此一来北方粮食缺少,导致粮食价格高涨,引发明朝的通货膨胀,最后导致明朝的财政危机而灭亡。

大明定都北京的困境

明朝永乐迁都北京,除了在朱棣晚期偶尔发挥北伐基地作用外,其余时间北京都是在发挥边城而非都城的作用。

对于明朝很多大臣而言,与其北伐,不如防守。燕山和太行山脉给了明朝大臣们最好的防守理由。

当明英宗、明武宗等一心想要效仿朱棣北征、发挥北京作为北伐军事基地作用时,文官们一致反对——好好的燕山险隘不守,跑到别人家里劫掠,既没有必要,更浪费钱财。

在燕山山脉防护下的北京,对于中原汉人政权是拿来守卫,而非进攻。

一个国家的都城,整天处于防守和戒备状态,是无法发展经济,以支持自身发展的。

因此明朝迁都北京后,在经济上根本就离不开南京。南京成为明朝事实上的经济首都——但由于明朝真正决策在北京,经济首都南京并不能因此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

明英宗初期,明朝每年输送北京的粮食高达450万石。成化8年规定每年运粮北京400万石,北方省份承担75.5万石,南方省份承担324.44万石。每年为运输粮饷到北京400万石必须付出118.97万石的运输成本,约占30%。

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到了万历30年,规定输送到北京的400万石粮食,只输送了138万石,其余部分都是用白银缴纳抵扣。

用白银缴纳是方便了,可没有人是吃白银的。北京周边粮食产量本来就少,输送北京的粮食少了,北京城官民和九边军镇士兵的粮价就高了,而俸禄又没有因此提升,官民士卒生活因此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军队中晚期作战不力的原因——生活质量下降。

明朝定都北京的弊端:

1、 北京作为都城,却只能依靠南京输送经济来存活,自身无力支撑的同时剥夺南京发展经济的机会;

2、 北京只发挥防守的边城作用,没有发挥北伐基地以保证北方安全的作用——也先和俺答两次兵临北京宣告了所谓天子守国门不过是自欺欺人;

3、 北京作为都城,大幅侵夺其他边防军镇的军费,让原本是均衡防御北方的防守体系,变成专守北京。其他边城不能主动出击,也不敢主动出击,谁也不能承担北京失守的历史责任;只守不攻,是北京成为都城后明朝边防军镇的基本常态。

保住北京城不丢,就是最大的功绩。远征蒙古,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明英宗和明武宗想要亲征,却被文官们一致反对——即便是守卫北京城有功的于谦也同样反对。

本来定都北京是想进行主动打击的,结果却变成了被动防守的绥靖心态。

明朝的出路

明仁宗就敏锐的看到了定都北京的弊端。因为作为20年太子的明仁宗清楚的知道,朱棣之所以能够五征蒙古、南征安南、郑和七下西洋等一系列耗费钱财的丰功伟绩,是建立在他20年在南京兢兢业业辛苦经营经济的基础上。

这就是为什么明仁宗一即位就有意迁都南京,并让太子去南京准备。

朱元璋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在1368年明朝建立前,朱元璋经常率军作战,以鄱阳湖之战最为出名。但在1368年建立明朝称帝后,朱元璋发动8次北伐,但没有一次是朱元璋亲征,都派遣手下大将去作战。因为朱元璋要忙着治理发展经济,没有时间和空闲去驰骋疆场。朱元璋8次北伐,背后是朱元璋放弃亲征而默默勤政治理的结果。

而朱棣五次北伐都是亲征。定都北京是朱棣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表现,只考虑军事,不考虑经济。

因此明朝的出路就在于朱棣朝模式:皇帝在北京专注防务;太子在南京专注发展经济。这是朱棣父子所走的模式。

明宣宗无意南迁,明英宗定都北京。既然已经定都北京,迁都就显得非常困难,派遣太子在南京发展经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让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非军事部门迁回南京,也可以减少很多北京城的压力。

当然如果能够迁都南京、以太子在北京或西安负责北方防务,是最佳选择。

迁都南京,既没有定都北京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南方可以专门发展经济,迁都南京后所节约的每年520万石粮食,可以分配给九边重镇,让九边重镇得到更好财政保障;太子负责北方防务,熟悉军事,也保障了帝国未来保持尚武精神,不至于沉迷享受、不思进取。

朱棣朝的父亲负责军事攻伐、儿子南京负责经济治理模式,或迁都南京、太子防边模式,是嘉靖朝后的明朝就应该做的选择。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关键词: 迁都北京 发展经济 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