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区新集镇一个叫华山沟的山谷里有一家废弃的工厂,此地位于秦岭腹地,有山有水,隐蔽性极强,这就是上世纪三线时期建设的国营华燕仪表厂。40年前由于华燕厂的存在,变成一个繁华又热闹的小型社会,然而这份热闹也就停留在80年代末,1994年厂区搬迁完毕后,这里又恢复到原有的样子。
华燕仪表厂,场址就在南郑区新集镇华燕村,因而取名华燕仪表厂,只是对外厂名,华燕厂有军工背景,对内有个141的代号,也称之为141厂。141厂始建于1970年,是012基地下属单位,主要生产半液浮速率陀螺、挠性陀螺、燃气陀螺仪、液浮加速度针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通讯等领域。
012基地曾是我国最高机密单位,军转民后才褪去其神秘的面纱。012基地是1964年启动,在汉中建立生产歼击机的生产基地。规划建设43个工厂,人口规模超过10万,也正是10万人口入驻汉中,让位于川陕边陲的小县城一跃成为二线城市。1969年贵州011基地的运输机任务交由012基地完成,1975年我国第一架运输机就是在012基地诞生。
1979年有两家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厂,012基地成为航天配件生产基地。华燕厂是保密度极高的军工单位,安保人员由现役军人负责,2公里开外设哨卡,3公里的警戒范围内如果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强行闯入就地处理。三线建设时期,国际恶劣,国内残余敌特潜伏,再加上川陕交界麻匪众多,尽管剿灭麻匪任务在50年代基本消清,但总有漏网之鱼不得不防。
华燕厂是县团级单位,办公楼、招待所、职工楼、职工食堂、学校、大礼堂、体育场、商店、医院、邮局、银行等配套设施俱全。职工人数最多时超过1000人,带上职工家属,生活在厂区内的人数将近5000人。远离城区的小山村,有一座5000多人的军工城,繁华与热闹打破了山沟沟的宁静。
最羡慕的是军工城内的人生活待遇和福利待遇比城外的村民要高,上世纪70年代农村还没有通电,军工城却是灯火通明。夜晚的灯光尽管不如现代都市的霓虹灯,但是山村的夜晚能够看到灯光,村民都感觉到无比的兴奋,更不用说通电照明。更让人羡慕的是半导体都觉得很奢望的农村,在军工城内几乎是每户都有,而且还有电影看。信息落后,精神文明缺乏的农村,能看一场电影都感到很奢望。
或许最羡慕的还是军工城内孩子们的教育资源,农村7、8岁的孩子还在泥巴堆里打滚,军工城内的同龄孩子已经上一二年级。农村的父母还在为温饱奔波的时候,军工城内的父母哀求着孩子们吃饭。农村的孩子跟军工城内的孩子们比,可能输就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农村的起跑线在哪里都不知道,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8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建国方针从军事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许多的三线厂开始进入军转民的阶段。华燕厂是航空航天配件工厂,完全军转民不太现实,依自身的条件将单纯的军品生产转为半军半民,生产的惯性元件还获得过国家大奖。90年代初,隐藏在深山里的三线厂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华燕厂为应对新的市场形势,将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大河坎。
华燕厂从1988年开始搬迁民品车间,1991年搬迁厂部、职能部门、主要车间、学校、医院,1994年,搬迁剩下的所有生产车间和劳务公司,华燕厂亦完成三线建设历史。工厂搬迁后遗留下的楼房除了部分有留守人员和退休职工居住外,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处于闲置状态。随着老人的不断离去,老厂区的很多建筑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出现坍塌现象,曾经繁华的军工城也进入无人状态,俨然是一座空城。
三线建设是决定国运的工业转移,大三线和小三线齐头并进,涉及区域涵盖至全国的每个省份,建设的地点都是远离城区的山沟沟。全国上下超过400万人参与,动用1/4的国库,三线建设的规模不亚于秦始皇修建长城。三线建设大部分都是在隐秘状态下进行,使得很多人都不清楚三线建设的含义,更有很多人不知道三线建设的存在。随着第一代三线建设者的不断缺席,若是没有人去了解这段短暂的历史,或许会跟着三线建设者们的离去而让人遗忘。三线建设是一段道不明、说不清又学不完的历史,有幸我们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充满热情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