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七年,这个新兴的帝国爆发了一桩叛乱丑闻。太子李建成由于忧虑二弟秦王李世民的军事力量,于是便趁着老爹去宜君县仁智宫避暑的机会,私自调动势力给小弟庆州都督杨文干送去了一批军械,期望可以加强他的军事力量。

然而由于行事不密,此事早已被探子送到了秦王府中。李世民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李渊打小报告,表示太子建成私自向庆州都督杨文干输送军械,意图造反。

好死不死,杨文干在听说太子给自己输送军械的事情事发后,立刻起兵造反,这也连带着李建成的立场非常被动。

按照道理说,太子叛乱这种事就算李渊从轻发落,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应该被摘下。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李世民带领的功臣集团打击下,李建成很快便呈独木难支之势。

然而就在李世民成功之际,皇帝李渊下场拉偏架,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对于儿子的疑似谋反,李渊为什么毫不猜忌,难道他不喜李世民?

这自然不是的,众所周知,在开国皇帝圈子中,李渊是著名的“家里蹲”,基本上消灭割据势力这种脏活累活都是李世民带人去干的。

虽然这样很省心,但也因此造就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皇帝与功臣集团之间的巨大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开国皇帝身上才会出现,但由于李渊家里蹲,所以他对于功臣集团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制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是绝对不可能让李世民当太子的。如果李世民当上了太子,李渊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因为一旦哪天李世民太子当烦了想当皇帝,他就必须马上下台,毫无反制之力。

李渊对于杨文干事件的处理让李世民彻底绝望,或许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而对于李建成而言,他彻底放下了心。李渊一共就三个嫡出儿子,由于忌惮,李世民与太子之位无缘,李元吉身上又有抛弃太原城的这个污点在,那么自己的太子之位岂不是稳如泰山?

近些年来,网上有很多人都替李建成惋惜,认为他心太软,如果先下手为强,不至于落得个惨死玄武门的下场。

我们还是小觑了古人的智慧,如果情况真的如我们所想的这般危急,李建成早就利用太子的身份下手了,他没下手的唯一理由就是没必要下手。

李建成是没有上帝视角的,在他的思想里,既然父亲李渊不准备让李世民当太子,李元吉身上有污点也不可能当太子,那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混过这几年,将来继承大统还怕对付不了李世民吗?

倘若轻易对李世民下手,不仅会让李渊与自己离心离德,还会触怒功臣集团。一旦两方相加对自己反攻倒算,最后肯定是便宜了三弟李元吉。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建成压根没有武力杀掉李世民的念头。而在李世民这方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于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玄武门之变爆发了。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并强逼李渊封自己当太子。事后,李世民还指示手下杀掉了兄弟满门。

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称帝,史称唐太宗。

隐太子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将其埋葬在陕西长安区郭社镇。2005年,当地一农民在扩建自家后院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座破旧的古墓。

当地考古专家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了现场,由于此墓多次被盗,所以专家很轻松便进入了墓中。

在刚刚进入墓地见到墓志铭后,专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墓地。在看完墓志铭之后,专家更是连连感慨,“李世民真狠啊”。

原来墓志铭只有小小一块,上面写了55个字:大唐故息隐王墓志 王讳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 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 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在墓志铭中,只是简单地述说了一下李建成的生平,他当太子期间所立下的功劳只字未提。史书上也是如此,在很多唐朝史料中,似乎是刻意隐藏了李建成这个人。

事实上,李世民对自己的历史评价还是十分在意的。他生怕后世人评价自己是杀兄囚父的禽兽皇帝,所以其在位期间曾多次删改史书,将李建成的存在感一降再降,甚至把他妖魔化。

“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开国皇帝 得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