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孟店村“周氏民居"中的一组

郭子仪人物故事彩绘浮雕木刻

作者:刘合心(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笔者在陕西文物部门工作四十余年,走遍陕西名地市,考察、拍摄、研究陕西各类文物数十万件。对故乡华州的历史人物、出土文物情有独钟。


【资料图】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696一781),“功盖天下,再造唐室"。功高德广,长寿,八子八女。是封建社会人们崇拜的理想人物。郭子仪的故事,不仅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而且受到广大民间群众的爱戴与敬仰。

笔者所知,目前,陕西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氏民居大厅前隔扇门门裙板上有“郭子仪拜寿“、“打金枝、绑子上殿"、“皇后劝女、郭暧升官”、“皇恩浩荡、福寿双全“一组彩绘人物故事木雕;西安市鄠邑区博物馆收藏有清代上官周画的《大富贵亦寿考》八条屏;陕西省艺术馆收藏的清代巨幅绣品《郭子仪祝寿图》;韩城市周原村大禹庙明清时期郭子仪夫妇彩绘泥塑像以及西墙壁上绘制的巨幅壁画《郭子仪单骑见回纥与郭子仪拜寿图》;上海人物画家戴敦邦先生画有《打金枝》组画等等。

现将陕西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氏民居大厅前隔扇门门裙板上雕刻的这组彩绘郭子仪人物故事木雕,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氏民居,坐南面北,为四合院式砖木石结构。是清代慈禧太后干女儿安吳寡妇的娘家。

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氏民居"一隅。

周氏民居,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周氏祖上四代,均为朝廷诰授的“奉政大夫”。嘉庆、道光时期,周占魁(字梅邨),依然承袭“奉政大夫",并进封为“刑部员外郎"。这一时期,是周氏家族鼎盛时期。至咸丰三年(1853),周氏家族共有院落17座,规模宏大,土地四百余亩,生意字号三十二处,存银三十六万两,名播三秦与省外。同治十一年(1872),周氏民居遭兵燹之劫,现仅存一院。

三原县孟店村周氏民居,中軸线上由北向南依次为门楼,屏风,前院,二道门,中院,前堂,大厅,内院,后楼,后院。两侧有门塾和厢房。

周氏民居的大厅,亦称“退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带后廊,单檐硬山灰瓦屋顶,前檐隔扇门敞开。隔扇门门裙板上雕刻精美的郭子仪人物故事:依次为:“郭子仪拜寿“,“打金枝、绑子上殿“,“皇后劝女、郭暧升官",“皇恩浩荡、福寿双全“。

彩绘浮雕木雕人物 “郭子仪拜寿”:

清代彩绘浮雕木刻“郭子仪拜寿“图。

木雕四周饰万字不断头浮雕图案。大厅的周围,梧桐、松柏、芭蕉,假山环绕,厅堂上张灯结彩,郭子仪夫妇二人坐在大厅正中。郭子仪头戴方形帅子盔帽,身穿浅黄色袍服,右手端酒杯,面向右看夫人,桌面上摆放着莱餚,郭子仪左边一穿绿袍者,右手持酒壶。郭子仪夫妇前,一位官员与妻子行跪拜礼,左侧站三位官员,左侧廊房圆窗有两个人观望。场景热烈,人物生动传神。

彩绘木雕人物“打金枝与绑子上殿":

清代彩绘浮雕木刻“打金枝,绑子上殿"图。

“ 打金枝"的故事,因戏剧的传播,家喻户晓。

“打金枝“,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下嫁给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因为郭子仪祝寿时,小俩口发生争执,郭暧口出狂言,并动手打了升平公主。升平公主跑回宫中向父母告御状。郭子仪闻讯后,立即叫人绑了郭嗳上殿请罪。代宗安慰郭子仪:“不聋不痴,不做公婆,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还当殿为郭暧升官。这幅彩绘浮雕木刻,代宗身穿黄袍,坐在正中,身后站立两位穿绿袍持扇侍者,郭子仪身穿官袍,坐在左侧,郭暧身穿红色官服,回头微笑。郭暧右侧和大殿外,站立三位侍从。大殿周围,松树,芭蕉,假山,盆景,曲廊环绕。彩绘木雕的人物造型精准,神态生动。

彩绘浮雕木刻人物“皇后劝女,郭暧升官":

清代彩绘浮雕木刻“皇后劝女,郭暧升官"图。

画面共有四个人物,皇宫大殿内,右侧面的唐代宗李豫皇帝劝说郭暧,左侧皇后劝说升平公主,人物神态生动。大殿外,梧桐树,芭蕉树,花树,假山环列。

彩绘浮雕木刻人物“皇恩浩荡,福寿双全“:

清代彩绘浮雕木刻“皇恩浩荡,福寿双全"图。

画面上共有九人,唐代宗李豫坐在殿中,身后站立两位持扇侍者,左右两侧站立官员各一;殿外,一穿绿色官服的官员,手持圣旨,郭子仪则跪拜在地,感谢皇恩。郭子仪的身后,有两个穿绿袍的侍者,抬着皇帝赏赐的礼物。大殿屋顶,祥云飘绕,殿外右侧,鹿鸣鹤舞,芭蕉树,假山环列。反映出“皇恩浩荡,福寿双全”的意境。

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氏民居”的这一组清代中期的彩绘浮雕木刻郭子仪人物故事,是陕西民居木雕艺术品中十分罕见的一组木雕艺术珍品。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孟店民宅“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刘合心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关键词: 郭子仪拜寿 皇恩浩荡 福寿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