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部的一天是从交班开始的,6月16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房,医生、护士们正在办公室进行交班,医生将患者的情况进行汇报,主任郭殿龙询问患者情况后,对科室工作进行部署,随后,他便与医生一起开始查房。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以急和重著称,若一些疾病未能及时救治,就会危及患者生命,这就要求医生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扎实的基本功。”郭殿龙说,也可能受此影响,医生们查房的步伐也格外的快,“但即使是这样,有时候查完病房也到下午了。”护士长吴向歌说。


(资料图)

在家人的影响下决定学医

这是郭殿龙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第二个年头,虽然来医院时间不长,但他从医已经数十年了,谈及从医的初衷,郭殿龙告诉记者,他的舅舅是一名医生,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医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便报考了医学院。

如果说高中对是否要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有点踌躇,那么上大学后,郭殿龙便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上实习课的时候,我看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时,从内心深处就想去帮助他们解决病痛。”郭殿龙说。

“老”护士可以给年轻医生提供一些帮助

就这样,他一路从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读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博士毕业,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成长。郭殿龙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值班时,看一位患者心电图,而后根据心电图给患者开了一次药,过了10分钟左右,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心率,然后他反复确认发现符合心电图的标准,他便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错了,“是不是这样子,应该是,总是在怀疑中。”郭殿龙说。

后来,他通过专业的知识确定了自己的治疗方式,但患者的心率仍不见正常,他就询问护士,“怎么还不见正常,一般得多久能正常,那个“老”护士告诉我再推一支药,5分钟后,患者的心率正常了。”郭殿龙说,至此,他觉得在临床医学中,一些“老”护士能够给年轻医生提供一些帮助。“虽然年轻医生的专业知识比“老”护士多一些,但临床经验不如“老”护士丰富。”

“现在还会有这种怀疑吗?”“对复杂问题也会怀疑,产生怀疑之后,就是反复思考,不断验证,因为患者的病情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我们也是一直验证。”郭殿龙说,他将这个过程比作下棋,最初对一个病,会有一般的治疗方案,这就像是执黑棋的人先下,但根据病情与个体的差异,执白棋与执黑棋的人在对弈过程中,就顺着一个方向走,也不知道会走去哪里,只能凭借经验一步步验证合理性。

在与病情对弈中找到医生的成就感

就这样,郭殿龙便跟一个又一个病情对弈,每医好一个患者,他内心就会获得属于医生的那份成就感。与此同时,他也越来越娴熟,渐渐的,他独自开始值急诊班,这意味着可以独自做手术,“之前做手术是在主任的指导下,手术方案是主任选择,略被动一些,独自值急诊班后,更加主动了,可以自主选择手术方案,但也是有前提的,不是随便选择,这意味着要独自承担风险。”郭殿龙说。

“又怕来电话,又怕不来电话。”这是郭殿龙第一次值急诊班时的想法,“想来电话是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独自完成一场手术,不想来电话是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手术。”郭殿龙说,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躺在急诊室里辗转反侧,一会看看手机里有没有手术消息、一会在急诊室里走一走,就这样一夜未合眼,过了大约几个星期,他就可以从容的独自进行一场手术了。“这算是一个跨越,直到现在我对那晚仍记忆犹新。”

与患者家属成为朋友

从医数十年,郭殿龙遇见过许许多多的患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7岁的老人,郭殿龙回忆到, 老人突发心梗,送到医院的时候,家属想要保守治疗,他只好一次次除颤,大约除颤了十几次,老人算是救过来了,“当时他儿子一个劲的哭,我就安慰他,让他不要哭,给他讲道理。”郭殿龙说,在后来的治疗时间里,他也常常上门为老人治疗,“时间久了,就和老人的儿子成为朋友了。”

“怎么和患者及其家人成为朋友了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就会理解。”郭殿龙说。

科室里的“大哥哥”

在科室里,郭殿龙给大家的印象是亲切、特别平易近人。工作上认真负责,“有急诊手术时,无论几点,郭主任总是第一时间到,对病人也非常细心、有耐心,”护士张祎说。对此,郭殿龙表示,在科室里,他可能更像一个大哥哥,“虽然是管理者,但我一直用关爱、温和的态度去与大家沟通,与大家共同协作干好科室的工作。”郭殿龙说。

护士长吴向歌介绍到,住院部的工作始于交班,也终于交班,“这是为了让值班人员全方位了解患者的情况。”吴向歌说,这是郭殿龙一个人的故事,亦是整个心血管内科的缩影。

华商报记者 杨宁 编辑 牛佩瑶

关键词: 年轻医生 心血管内科 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