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白天“赤日炎炎似火烧”,正是夜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光。入夜后,熙熙攘攘的人群、百余种特色小吃沿街铺满,打开后备箱的汽车,装上小灯泡和文艺的菜单招牌,随意支张桌子就是个摊儿……6月20日至22日,为更好地了解榆阳城区夜经济现况,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夜经济绽放烟火气


【资料图】

“深夜食堂”成消费新动力

“冰粉来一碗嘛!”“无骨鸡爪酸辣可口,尝尝?”“大桶西瓜汁加冰的哦!”晚上10点,在榆林学院东门临时便民疏导点外,摊主热情招呼着。炸串、泡面、鸡爪、臭豆腐等特色美食,吸引市民驻足。一份份小吃、一阵阵笑语,城市烟火气息弥漫开来,约三五好友,大家品尝着美食,体验着城市的味道和活力,感受着不一样的夜经济魅力。

这里不仅是学院学生的“夜间餐厅”,更是出租车司机、附近居民的“深夜食堂“。每当夜幕降临各种美食云集,“在这儿吃饭价格便宜,环境热闹。”榆林学院学生胡旭升说,夏天下午天气较热,晚上他都会约上三五好友,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吃饭聊天,一杯啤酒、一把烤串就是最能温暖人心的味道。

在烤鸡腿摊前,店主刘先生正在忙碌着。“摆摊3年多了,从去年夏季开始,将摊位固定在榆林学院东门附近,主要销售烤面筋、烤鸡腿等。”刘先生说,入夜后,市民放下一天的疲惫,他也迎来一天中最繁华和忙碌的时候,在政策支持下,将摊位固定不仅让他有了稳定的客源,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没有等位就餐,边吃边逛一站式满足人们不同口味。地上铺上油纸、隔几十米放置着垃圾桶,整个夜市变得有序且热闹。夜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表征,搞活夜经济对于拉动本地消费增长,解决创业和就业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后备箱经济火了

年轻人这样玩转新经济

打开后备箱,装点上小灯泡和文艺风的招牌,汽车后备箱就被打造成了一个微缩版的商店。走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夜经济的发展,“后备箱经济”作为一种市场新形式,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热情欢迎,它点亮的不仅是摆摊人的梦想,也点亮了城市的烟火气。

“后备箱经济”的摊主大多都为年轻人,或是榆林学院的在校学生、又或是打工创业者,所售的商品大多为冰汤圆、咖啡、提拉米苏等精致的美食。他们主动参与到城市“夜经济”中来,既给消费带来新鲜体验,也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了新的可能。

在一家后备箱店铺名为“恋爱哪有汤圆甜”的摊位上,摆放刨冰机、手搓汤圆、葡萄干、花生碎等辅料,年轻的小伙正在热情招呼着客人。老板啵啵告诉记者,他是榆林学院的一名在校大一学生,汤圆需要手工制作的,利用课余时间搓汤圆并且妥善保存,“前期刨冰机等设备共投资7000多元,现在每天差不多能售卖50多份,目前已经回本了。”

经营着后备箱现煮泡面的谢彦军,是一位“90后”榆林小伙,每晚6时左右营业,次日凌晨一两点结束。谢彦军表示,之前在高新时代广场自己当老板开饭店,今年4月份开始在摆摊卖泡面,虽然很辛苦,但日子过得特别充实。一碗泡面卖7元至14元,“比起开饭店成本低了不少”谢彦军最初也没想到现煮拉面的生意能这么好,他的摊位上有3个煮面用的卡式炉,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50多碗。

小柒表示,她也会每天通过发布视频的方式通知大家摆摊时间地点,很多粉丝“慕名而来”,同时她也提出,“我们的摊位都是流动的,我们有共同创业梦想的一些人,也经常讨论,后备箱售卖所占道路面积较大,且比较分散,政府是否能将摊位固定,提供更好的创业场地。”

临时疏导点提供便民服务

疏堵结合疏通了城市秩序、方便市民

据了解,为了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榆林市城市执法管理局第三支队在榆林学院东门专门设置了临时便民疏导点,为市民和商家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便民服务,不仅从场地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或宽松政策,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管理。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腾表示,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能满足市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带动青年人自主创业的机会,重新促进实体经济再次发展。“我们对地摊经济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既不能一味禁止,更不能任其无序发展,目前,榆林学院东门已经设置160米长的便民疏导点,登记在册的40多个摊主固定进行售卖,今年也会再次统计入册更多商户。”路边摆摊行为既有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市容市貌,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对此也会坚决禁止。“发现这种行为,我们会对其进行劝导,引导至便民服务点进行售卖。”

如何彻底解决地摊经济与市容环境之间的矛盾?张腾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案例,榆阳区王家楼葡萄园处于城乡结合部,道路较窄,人口居住密度大,外来务工流动人口较多,由于附近居民实际生活需要,多年以来形成马路市场,流动商贩聚集。根据实际情况,目前市执法局联合崇文路街道办、寨城庄社区,实地调研建立便民市场,容纳流动摊贩60余户,彻底解决地摊经济与市容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也预计在榆林学院附近进行选址,需要空地建立便民市场,既能满足群众对地摊经济的需要,不给周围百姓造成困扰。”

热气腾腾的夜间消费背后,折射的是榆林经济活力被不断激发。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定制管理法则,强化摊点秩序,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才能更好的推动“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华商报记者 郝锦龙 编辑 李快快

关键词: 榆林学院 便民服务 便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