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第一镇,

终南故城盩厔根,


(相关资料图)

史上曾设郡州县,

千年古镇天下传。

汉武射猎上林苑,

太初元年设古县,

槐里析出盩厔地,

地跨芒涝二水间。

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太初历法,为保护上林西苑七十二宫馆、兵器作坊,屯兵习战,征讨南蛮,从槐里县渭河南的清平里辖地,分设古县,因境内山势曲曲,河网纵横,遂以山水曲曲之地貌,起县名为盩厔。《陕西通志》《西安府志》《元和郡县志》周至历代各志有载,未设县以前,辖地归扶风郡下之槐里县管制,司马迁史记中有“老子死于扶风,葬于槐里”之说。时老子墓地在槐里县渭河南之西楼就峪口外(有《兴平县志》为证)。

西汉盩厔设县时,为何选县址于终南故城?一是上林西苑七十二宫馆在芒水以东,涝水萯阳宫以西地域(《关中胜迹图志》有载)。二是芒水以西的秦代上林苑,已成为农耕或荒芜之地,无猎可守,地归设在武功山下,渭水南岸的武功县管辖。直到北周天和二年,武功县城北迁邰城后(有《武功县文史资料》为证),才将骆斜二谷之地划给盩厔(有《扶风县志》为证),以上地域也称邰城旧邦(清代李二曲祠堂碑为证),或武功西南塬区,自然也就成为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武功县文史资料》和《岐山周文化研究文献》为证)。

终南故城在今终南镇西南300米处的河湾里(有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为证)。有船塢和廊挢,今有金牛河上亭子坡桥,西门桥,毓兴村西的玉石挢等遗址为证。

终南之名自西魏在清平里故城设终南郡时才得终南名,以终南山命名一镇,並在终南设终南山祠,以供奉终南山诸神位(有唐代《柳宗元终南山祠碑之记》为证)。因终南郡为右扶风制下的第五郡,终南郡址也古称为五郡城(有《宋代上清太平宫传应大法师张守贞行状墓志碑》为证)。大概在今豆村郭堡方位。五郡城之名在历代县志和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均有记载(宋代有五郡城资圣宫碑石为证)。

因田峪河水向东泛堤,淹没清平里终南水旱码头,故在北周天和二年,北方骑兵挟持游民入侵关中,掠城夺地,在终南侨民设置恒州时(有终南古恒州城隍庙清代两通石碑为证),迁古城于今址,地势东高,筑城固险,一州辖三县,将原盩厔县府赶至甘河一带,並接收芒水以西的邰城旧邦,再沿山设温、苍二县。

越隋代,至唐武德三年,因控制傥骆战略要道,才迁县城于居中之地之瑞光寺院旧址,今周至县城之地。

盩厔县城在终南渡过了568个春秋,才顺应战略转移,西迁今周至中部,才形成了今天的居县平原地区的中心位置。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行政区划,合合分分。唐王朝立都長安,于唐贞观九年,为便于管理,又以盩厔县东的老盩厔之地域设立终南县,同盩厔並存,(有县文管所恒州刺史墓碑为证)。越十四年,又撤县并入大盩厔,直到大宋开宝九年宋太宗即位。

唐越五代十国,大宋朝建国开封,楼观几经战乱,破败不堪,又远离皇权,陈抟、梁荃、张守真实想重振楼观,走终南捷径,接近皇权,制造天神降语,助宋二世登基,宋太宗为感谢楼观道勤王有功,又不想重修李唐宗庙宗圣宫,便拨西土之财,差臣按天神旨意,在咫尺之遥的终南地区,大兴土木,敕建太平兴国观和五郡城资圣宫,一奉玉皇天上诸神,二奉三清。

据中国古代研究建筑专家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记载,宋太宗在开封之外的条梅之区终南敕建最大宫观,为太平兴国观赐名——大宋凤翔府终南山上清太平宫,並诏改楼观宗圣宫为顺天兴国观,由上清太平宫辖治。太平宮有一千二百四十二个院落,作宫千柱,光大殿分三轴设立,有二十一座,天上神仙,各有其位,号称玉帝人间行宫,並建太祖神御之殿,宫在田河,金牛,游蜒,赤峪四河之中,南有南斗六星大殿,北有北斗七星九坛祭祀殿坛。规模十分宏大,史称天下第一道宫,管辖楼观、延生、资圣、大秦、玉真、仙游等下院宫观長达258年,开启了楼观道宋元时代发展的第二阶段。(有太平宫碑石和太平宫主墓碑,楼观碑石等道教碑石为证)。

宋太宗为加护皇家宗庙上清太平宫,以河清海宴,天下太平立意,在终南设立清平县,(有同官軍军史墓志碑为证),载同官军刺使调任由清平县升为清平军的军使之职,证明时有清平县。(有楼观给地公据碑为证)。

至北宋大观元年,宋真宗为五郡城资圣宫御题老子渡关铭並四子赞碑起,为进一步宣传君命神授,诏改清平县升为州级清平军,軍下又设终南县,只管皇家宫观上清太平宫,至元十八年,撤清平军,终南县归二次侨置的恒州管辖,(见元代重修楼观和上清太平宫各碑)。

涉元朝至明代,在终南又设立过宜寿县,《通志》云,盩厔令由扶风郡君指派,宜寿县令由始平郡君指令,明代筑城时,终南城东门上有(雄镇宜寿)四字,其中宜寿二字今有存物为证。路慎庄(终南五景图)言道,城南颓塔为明代县城中之物,清代邹令因妒嫉而折,惊动神灵,邹令患疾而去职回江西泊陽。(有路德诗,慎庄图为证)。

至清代以后,终南以镇为建治至今。镇史即为县史之根,镇史与县史同長,县为千年古县,盩山厔水,镇为千年古镇,乃为周至历史之根脉,更为盩山厔水的县名之出处和根脉之地。

千年古镇话终南,

青史沧桑两千年,

终南古镇不上榜,

从此周至无古镇!

唐代终南县只有书台、長杨、望仙、珍藏等七乡。大村大堡不多见,以散居为多。

大宋朝太平兴国三年,上清太平宫和资圣宮在终南四河之间建成,时规模是古楼观的十倍,中轴线贯通元始台至韓家湾,三轴之上布局宫殿,南有南斗六星六座大殿二坛,北有北斗七星二坛九座大殿,神殿以示天上星像,南斗六星殿坛遗址约为四六区的两村六堡,待考证。

镇北今九个自然村的大墙、毓秀堡、终南后堡、南北疙瘩、千、韓二湾、甘沟、东关堡等九村,均为七星九坛神殿遗址。有太白金星殿,七星殿,无量殿,通明殿,观星台等古殿遗址,在北斗城内有双明东的太液池和田河东的遥池,田河时称南溪,七水分流宫内,镇北有通仙挢。金元兵战,毁了太平宫和州城隍庙。元末明初,四方游民,佃户拾瓦坼,木料,在殿台高堆上筑房居住,渐成村落,路家在明代中期才迁居毓秀堡,明代筑城时,各村均居高埠,保留原先神庙,终南大堡门楼有“毓秀堡”三字,东关堡南门上有“条梅遗址”四字,终南西北门有“终南毓秀”四字,终南东城门有“雄镇宜寿”四字。

终南两河之间各自然村历史,均与大.宋上清太平宫历史有关,不要轻言自汉代设县就有此村,要下功夫考证,切莫从不小心求证,尽管大胆神说,民间传言,文学作品,神话故事,不可作为历史实证。应下功夫,沉下去,阅万卷,访碑石,辨牌匾,以石为证,以史载为实,切莫标新立异,虚意杜撰和戏说,神说,要对历史负责,对千年古县负责,以求真务实的心态,研究历史文化。

不求名存青史,但求对得起良心,不负历史厚重而修久的盩山厔水!

屈毓晓,周至县终南村二组人,爱好地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研讨。

关键词: 北斗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