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高等级墓地,皇城台布局为“前宫殿-后墓地”。2023年1月12日,陕西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1项重要考古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邵晶介绍,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坐落于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
(资料图片)
2022年度石峁遗址的发掘工作集中在皇城台上,揭露了发现于2018年的皇城台高等级墓地的一角。同时为尽快促成大台基南护墙的整体保护规划,揭露了大台基西南角。
墓地择址在大台基西侧一处东高西低的坡地上,东距大台基56米。目前确认了墓地的东界、西界,南界、北界还需进一步发掘。墓地西界大致呈弧形,东界墙目前揭露部分呈直线状,宽3米。东西界之间的距离约为57米。在东界墙上发现有进入墓地的门道,宽度在1.2米。结合之前在平行于东界墙的大台基西夹墙上发现的形制相似、位置相近的门道,考古人员认为这两个门道串联起了宫殿区和墓葬区。
2022年度共发现墓葬20座,5座石棺墓、3座小型竖穴土坑墓、12座大型竖穴土坑墓。皇城台高等级墓地所埋葬的是大型竖穴土坑墓。根据墓地内石墙的走势和大型竖穴土坑墓的排列,将目前揭露出来的墓地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墓葬数量多,被石墙划分成数排,排列规整。
根据葬具、殉人、壁龛三个标准,可将石峁文化竖穴土坑墓分为四类。皇城台高等级墓地的大型竖穴土坑墓中10座属于一类墓,2座属于二类墓。
根据殉狗的有无将一类墓分为甲、乙两小型。一类墓墓向朝东,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口小底大,墓室底部的面积在4-13平方米。墓室四壁修整痕迹明显,墓主右侧壁面有一壁龛,龛内放置一组带盖的彩绘陶器、燧石玛瑙质地的打制石刃、骨头若干,陶器组合一般为斝、折肩罐、双耳罐、双耳盆、2件小罐,为明器。墓底放置榫卯结构木棺一具,已腐朽成灰。墓葬盗扰情况严重,根据盗扰后残留人骨等信息判断墓主位于棺内,头向东,随葬品基本摆放于棺内,以玉器为主。棺外殉人数量在1-3人,基本侧身曲肢面向墓主,身上穿有衣物或包裹有织物,其外再涂一层朱砂,有的还涂有黑彩。甲型墓所发现的殉狗数量均为一条,基本平躺于墓主脚下棺外。
△皇城台墓地M5,有3个殉人,一只殉狗,有壁龛
二类墓与一类墓的区别仅在于未发现壁龛,有且仅有一个殉人。
△皇城台墓地M7,有一个殉人,无殉狗,无壁龛
推断皇城台高等级墓地年代不早于石峁文化中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100~公元前1800年。
邵晶表示,皇城台高等级墓地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石峁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布局,确认了前宫殿-后墓地的布局模式。墓葬明显的等级差异及殉葬现象体现了石峁文化中晚期阶级分化与社会复杂化现象。
△一类墓甲型M5出土文物
△一类墓乙型M4出土文物
另据介绍,2022年度考古人员还对大台基西南角进行了补充发掘,完整地揭露出台基的南护墙。大台基西南角与最早发现的大台基东南角形制一致,为弧形转角。此次发掘还发现有十几件精美的石雕,其中以西南转角处的石雕最具特征。该石雕为青绿色砂岩制成,砌筑于大台基的西南转角处,转角部分设计为圆弧形。减地浮雕有三个神面,弧形转角处神面头戴冠,双目怒睁,眉头紧缩,鼻孔箕张,牙关紧咬,神威尽显。由于以往发现的石雕有风化不一、倒置、排列散乱等现象,模糊了对石雕用途的认识,大台基西南转角石雕的发现证实了大量砌于大台基护墙上的石雕均特为大台基所制作。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考古现场及文物资料照片由陕西省文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