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灌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宋潇 李佳雨
即便是已经退休了,李军利谈起泾惠渠灌区的大小事情都如数家珍。“我们陕西有一种说法是‘善治秦者先治水’。”他说,正是因为有了灌区,这里也被誉为“白菜心”。生长在泾惠渠灌区中心,他从小的感受就是:每逢灾荒总有外地人来到家乡,而这里的人们旱涝保收,大多都是安居乐业。
年少时,不知何为渠,不知渠水从何而来。毕业后再次回到家乡的他,一头扎进灌区管理中心,与泾惠渠、与灌区相伴。受到泾惠渠福泽的他,也为灌区出走大半生,38年如一日,从点滴做起,守护着这里。
灌区旱涝保收
李军利
1984年,毕业后的李军利就到了泾惠渠灌溉管理中心工作,近40年间,他曾任灌溉科科员、管理站站长、水库主任,2022年,作为副总工的他正式退休。
李军利的家乡在泾阳县和三原县交界的地方,位于灌区中心。虽说家就在灌区内,从小在渠边长大,但直到工作了他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灌区,什么是泾惠渠。“我们家是农村的,但小时候对于灌区基本没有什么概念。对于渠的印象基本都是土地灌溉,可以取水。直到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我才了解到渠道、灌区是怎么回事。”他说。
李军利阴差阳错进入了农田水利专业,又回到了家门口工作,“我是农村孩子,当时是想要跳出农村的,结果又回到了家门口工作。但是现在来看,这份工作是非常不错的,能做实际的工作为家乡做一些贡献。”他说。
泾惠渠灌区
回忆起印象中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每逢干旱,总会有流民来到关中乞讨,但这里的人都是安居乐业。当时的他不免会有疑惑,想不通其中道理,工作后,他才后知后觉,正因为是有了郑国渠、泾惠渠在,历代的引泾灌溉让这里农业发达,旱涝保收,成了富饶之地。“郑国渠、泾惠渠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说泾惠渠的前身郑国渠,李军利说:“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就是有了郑国渠让秦国这一块成了富饶之地,有了灌区,粮草丰产,秦国的国力也就强盛了,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行小畦灌溉
“以前都是大水漫灌,一块地取水,就会一下子灌得到处都是水,因为原来的灌溉模式基本上是按亩收费。现在是按量收费,从一亩地多少钱变成了用多少水交多少钱。”李军利说,实行按量收费之后,大家的节水意识也逐渐得到了提高了。
“为了节水,我们也推行了小畦灌溉,大畦改小畦,把畦块尽可能划分小一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李军利介绍,原来一块地很宽很长,灌一次水的需水量很大,现在把畦改小之后,需水量相对来说减少了。
据了解,小畦灌溉是一种用暂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灌水畦的田间节水灌溉方法。它不仅使畦内受程度均,能够履行定额灌水,节俭水量,下降灌溉成本,而且能减少深层渗漏和土肥散失壤结构的损坏,有利于改土、增产。不仅适宜自流灌溉、扬水灌溉,更适宜于井灌区,是一项适应性广泛,群众容易接受,投工投劳少,简便易行,节水效果十分显然的节水技巧。
混凝土衬砌后的土渠
当然,不止是计费、灌溉模式,在渠道上也下了功夫。“原来都是土渠,一放水渗漏量很大。通过渠道混凝土衬砌后,输水的损失、渗漏就减小了。”他说,也因为渠道衬砌,土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不少,
“水是万物之灵”
泾河
“在陕西有一句话叫做‘善治秦者先治水’。”在他眼里,这也充分显示出了水利的重要性,“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农业灌溉,只要把水利搞好了,水治好了,才能够治理一方的平安。”
灌区历史悠久,自郑国渠开始就有了引泾灌溉的历史,包括汉代白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和如今的泾惠渠,历朝历代的水利灌溉都有遗址,“因此,水利工程管护是我们重要的工作之一,渠首、渠道、水库、沿渠的一些建筑物等都是我们管护的范围。每年都要维修管护,平常也巡护巡查。”
在他看来,引泾灌溉是具有开创性的,在古代水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大灌区,至今仍然是国家粮食的重要产区。数据显示,泾惠渠灌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为辅,累计生产粮食260多亿公斤,灌区以占全陕西省2.4%的耕地,生产出占全省5.8%的粮食,成为陕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冠以“关中粮仓”之美称。
灌区对粮食生产、工业用水、生态供水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是万物之灵,没有水就没有一切。”李军利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