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遇见更好的未来

——探秘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活力密码

校长张增彬和学生在一起


【资料图】

仪式教育

快乐小厨

创客社团

阳光大课间

“我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希望我能在这里快快乐乐地学习和成长,像蒲公英一样怀揣梦想自由飞翔。”金秋九月,在入学典礼现场,一年级的萌娃代表和爸爸妈妈一起,将那张属于自己的“梦想卡”放进盛满希望的“梦想瓶”里,投递给未来的自己,激励他们以理想为翅膀,成为最好的自己。6年后,这份见证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时光贺卡将成为孩子们最珍贵的毕业礼物。

从秋天的满怀期待到夏天的恋恋不舍,从“同学,你好!”到“毕业,再见!”6年的相伴,当年的小娃娃已是翩翩少年。“我在学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感恩、品德和勇气!即将告别母校,在未来的日子,我会更加勇敢向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谢谢您!亲爱的老师!”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简简单单的一个鞠躬,学生恭敬行礼、教师郑重回礼,庄严的拜师礼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此时此刻,教师脸上有笑容,孩子眼里有光,一张张洋溢着自信、幸福的脸庞,写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

这是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六德”育人的缩影,更是“做真教育”实践之路的生动写照。

10年前,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初建。10年间,学校从“普通”转向“优质”,学生从1750余名增至4100余名,教师从110名增至213名。从不见经传的新学校到“高颜值”“硬实力”兼备的优质名校,数十载风雨历程,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始终坚守“做真教育,办美丽学校,为每个孩子的未来而教”的办学宗旨,持续丰盈以三级管理、五维同步、六德育人、六园建设为核心的“3566”办学体系,办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引领师生不断充实自我、彰显自我、超越自我,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每一个教师都幸福、每一个家长都满意。

路径突围  从做真教育到办美丽学校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合阳县面对一个大县办大教育的现实问题,努力克服经济制约,坚持用心办教育。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同时,一出生便背负一项使命:解决城区大班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助推合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3年9月,在合阳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占地179亩,总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齐备的大型现代化寄宿制学校开学招生。建校伊始,务本求真的学校新领导班子反复磋商、慎重考虑,确定了“一年保开学、保运转,两年谋规划、谋发展,三年抓内涵、抓规范”的工作思路。战略既定,便是执行。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教师团队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逐步完善理想中的“美好教育图谱”,学校各项工作也渐入正轨。

2014年9月,学校教师和学生人数剧增,学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时,有着30余年一线教育管理经验的张增彬已走马上任,担任校长。张增彬发现,在学校事务管理中,每位校领导更加注重自己的分管业务,管理工作也缺少了创新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多、学生多、层级多,易造成管理信息反馈慢且容易丢失的弊端,削弱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形成许多管理死角,甚至出现等、拖、靠、攀、比的现象。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张增彬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微调”性改革,确定了“管理中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权力范围下放”的“低重心管理”思路,通过竞聘制,成立了办公室、教导处、德育部、教研部、体艺部、后勤安教六个行政部门,大胆聘用了6位业务强、肯干事的年轻教师为6个年级部主任。从而构建了由校长室牵头,6个职能部门和6个年级部组成的“一所学校,两大板块,三级管理,六纵六横”的管理网络体系,让工作有标准、有规范,让教师人尽其才、职责明确,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从宏观建设上为推动教育改革增添新动能。至此,学校管理文化基本形成,管理思路基本理顺,管理趋于规范,学校各部门之间趋于持续、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渭南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同时完成了渭南市九类示范校创建,实现了从“新”到“优”的发展。

从零到一容易,从一到更多很难。发展中的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如何成长突围,实现内涵式跨越?“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给孩子什么样的未来。”在张增彬看来,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教育承载着民族振兴的希望,让学校安静下来,让教师安心下来,让学生静下心来,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换句话说,“朴实、真实”的教育就是好教育。于是,“做真教育,办美丽学校,为每个孩子的未来而教”的新五年发展规划应运而生。追溯教育本源,提升教育品质,把教育做真,回归“慢”的教育,改善教育教学生态,启动“十好教育”与“四礼四仪”育人,开展“两节一会两活动”,创新形成了以三级管理、五维同步、六德育人、六园建设为核心的“3566”办学体系,力争让每名教师出彩、每个学生出彩,成为这个家园里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者。

文化突围  探索六园建设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漫步在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目之所及,校园内环境整洁,学生谈吐有礼,教师循循善诱;耳之所纳,创设教师书吧、走廊书角、班级读书角,都能受到书香的感染和熏陶。这里是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土。每一位来校参观的家长朋友不由得称赞“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十载岁月,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已打造出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骨干教师团队,他们以关爱、奉献、责任、担当为追求,在这里耕耘春秋、追逐梦想、勾画着美好的未来。随着科研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学校采取“引进来”先进理念、“走出去”开阔视野等方式,开展“名师双向培养”。学校不仅邀请名师进校园传授经验,还外派骨干教师到名校跟岗学习。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等,提升教师素养。如今,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现已形成了成长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的良好师资发展态势,好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兵强马壮,战果丰硕。

好学校要“内外”兼修,需要特色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铸魂。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以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科研校园、活力校园、智慧校园为核心的六园建设为载体,突出教育性、整体性、时代性,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氛围浓厚的立德树人主阵地。

学校以“书满园”——“香满园”——“书香满园”为主线,循序渐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通过引导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类书籍、每学期讲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参加一次钢笔字或粉笔字过关赛,让教师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会成长。同时,坚持开展“早上好,晨起诵读”“快乐写字”“晚安,我的枕边书”三项常规读写活动及“经典诵读展示”“书香廊道建设”“师生读书作品展”等特色活动,编写校本教材《快乐写字》《经典的声音》,以级部师生为主体打造廊道文化,让孩子们品味经典、爱上经典、爱上诵读。

中午11时30分,校园餐厅内,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自觉排队、文明用餐,整个食堂秩序井然。“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教师会对上周文明就餐情况进行点评,以便及时表扬与督促,引导孩子们持续践行‘光盘行动’。”学校德育部主任李兆说。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努力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十好少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目标。学校充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进行解读和引导,列出“红黑榜”,评选班级“文明星”和“规范星”,引导学生事事处处讲文明,时时刻刻守规范,建设文明校园。同时,寓教于活动中,带着孩子走进农贸市场、公交车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通过校外研学、劳动实践,激励学子人人进步成长、争做十好少年。

没有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以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痛点”,构建教研部、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模式”,打造科研校园,培育具有好师德、好体魄、好才艺,会学习、会研究、会创造的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命场。教师努力成长为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者、外在条件的创设者和主动发展的引导者。“教研部的重点在训,教研组以研为主,备课组以学为主,学校各学科迅速走上骨干先行、梯队发展的自主发展轨道。”教导处副主任雷春艳这样说。学校通过三级教研模式,引导更多教师在破解教学难题中提升教研水平,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着力提升教师队伍。兵强马壮,战果丰硕。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在课堂上精彩绽放,更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累累硕果,先后申报完成40余项省、市、县级课题。

上午9时15分,“阳光大课间”活动准时开始。富有活力激情的啦啦操成为校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孩子们活力无限,笑靥如花。每个课间的“课间乐乐课间”寓德活动,学生们滚铁环、跳绳、做游戏,文明且有序。操场上,随着一架架无人机慢慢升上天空,孩子们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如今,“科技范儿”十足的创客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到孩子们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小创客”,孩子们的创新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

“没有好成绩不是三小,只有好成绩同样也不是三小。”合阳三小教育人除了追求教学成绩,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实力。学校以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为平台,打造特色学生社团,建设活力校园;以“减负增效”为目标,推动高效的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实现智慧校园。在这里,学生在师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教师的精神在与学生互动中得以升华,校园在承载完善品格的过程中得以积淀。

内涵突围  五维同步 六德育人齐发力

一所学校究竟如何,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

“无论是遇到生活问题,还是想爸爸妈妈了,我可以找宿管妈妈解决,学校就是我的家。”四年级学生曹睿(化名)高兴地说,学校像家一样温暖。

办好寄宿制学校,既要解决“教”的问题,更要解决“养”的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于细微处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爱的港湾”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心灵驿站”成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倾诉之地,“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过生日、送温暖,让孩子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和快乐。这份幸福的背后,折射着学校五维同步育人模式中“家”的维度。

“做真教育,真做教育”,这是合阳三小教育人时刻铭记在心的理念,更是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提高普及水平到注重内涵发展,十年来,三小教育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成为新时代对中小学教育的迫切要求。学校形成了以德、爱、智、雅、家为特色的五维同步模式,他们以德为首,精彩做真育人工作;以爱育爱,精心做真教师文化;以雅养性,科学做真课程改革;以家为魂,倾情做真保育文化;以美育人,精致做真校园文化,让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即使再平凡的孩子,也有他独特的地方,要懂得用巧妙的策略来引导孩子。”在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没有别人眼中所谓的“差生”“落后生”,每个孩子都是教师心中的宝,都是希望。合阳三小教育人除了追求教学成绩,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实力。学校以“十好教育”为引领,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目标要求和评价体系,从“走好路、做好操、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上好课、行好礼、守好规、吃好饭、睡好觉”十个方面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把学生的基本文明礼仪习惯培养渗透在这十个方面,从细处入手,将学生素养具体化,让教育过程更加真实,让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常态化、系列化、简约化。与此同时,结合校情和学生实际,大力研发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先后编印了《第三小学快乐写字教材》《德育礼仪读本》《“经典的声音”——国学经典诵读赏析》等五类校本教材,开设了礼仪、阅读、安全、国学等校本课程;学校读写工作室负责,开设“幸福读写”“国韵书香”“一笔一画写好字”等精品课程,让学生通过习字、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造健全的道德品质。

十岁“成长礼”是重要的成长仪式,十岁的意义是开始迈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少年时代。站在十岁的路口,学会感恩他人,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此,学校精心设计了以“游览之礼、仪表之礼、语言之礼、待客之礼”和“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四礼四仪”教育体系。通过仪式教育,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观念和情感,让教育更有感染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培养他们高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素养,以及肩负的责任,让仪式教育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下午4时许,四年级(1)班的教室里飘出阵阵菜香味。原来,孩子们正在进行实践寓德活动。教室变身“快乐小厨房”,孩子们身着厨师帽、围裙、袖套,摇身变成了小厨师。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开始动手实践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小饼干、糕点、酥糖等食物。如何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合阳县城关第三小学通过实践探索,逐步完善,最后总结形成了仪式育德、知识润德、读写养德、素养蕴德、习惯立德、实践寓德“六德”育人体系,更加注重德育的针对性、示范性和实效性。

从零到一,从一到十,一群人在继承、弘扬、汲取、创造中,逐渐呈现出以人为本、勇敢专注、善思愉悦、共融共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十年时光,他们满怀欣喜与热情,不断探索与成长,沃一方热土,润代代学子。学校先后荣获省、市、县级荣誉百余项,走出一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快速发展的办学之路。

(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杨晓妍 郭洁 通讯员 安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