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文旅融合模式越来越受重视,作为文化板块重要一环的博物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资料图片)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专访了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请他向我们讲述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积极影响。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甘洪更(受访者供图)
记者:出行火热的“五一”可以说是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鲜活实践。在您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其中,博物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甘洪更: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时尚。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已成为展示文化、传播文化、推动文化的重要载体。
火热的“五一”小长假,博物馆旅游成为大众的重要选择,这既反映了广大民众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体现出博物馆日益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公共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态。
这方面,我们博物馆一直都在积极回应社会期待,曾策划“小雁塔荐福文化大庙会”“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之夜”等特色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体验。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以说是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也是打造博物馆活化的重要途径。
记者:围绕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各地博物馆都在做尝试,其中不乏“出圈”案例,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甘洪更: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具有文化属性和创新性的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无疑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但在新消费趋势下,未来文创产品如何长久“出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搭配多元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平台,融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空间,是每个博物馆都要思考的内容。
近两年,围绕“文物+科技”,我们也做了很多跨界尝试。比如,利用3D打印技术加之流行元素,“二创”了现代唐三彩“胡人腾空马”,用科技让文物重焕光彩;借助3D云渲染、高清文物建模和虚拟空间搭建等技术,呈现沉浸式展览,让观众打破时空限制,感受馆藏文物的魅力;通过数字技术活化还原院藏的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使文物从展柜中“走出来、活起来”。
可以说,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是我们需要不断摸索、实践的方向。
文创“唐小西”(受访者供图)
记者:作为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博物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能提供哪些帮助?
甘洪更:博物馆作为服务于公众的公共文化机构,本身的经济贡献并不是主要方面,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效益的扩散,比如举办展览、开展文化社教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在发挥博物馆职能的同时,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再从侧面推动经济发展。
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我们已开发了唐小西系列、数字文创系列、传统节日系列、影视剧游戏联名系列等文创产品36类300余种。卡通IP“唐小西”已成为西博文创的“代言人”。同时,我们还通过多途径购买方式来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参与线上线下各种文创展会、直播,使文创之美在日常生活中被更多人看到,从而提升大家的消费意愿。
游客排队从西安博物院北门进入(受访者供图)
记者:让我们说回博物馆本身,当人们走进来时,应该怎样去感受博物馆之美?
甘洪更: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就要逛一逛当地的博物馆,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博物馆里,看似不起眼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千年密码。
那么,如何逛博物馆才能有收获,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我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一是确定主题目标。博物馆传承几千年的文化,不是一次就能了解全面的,每次去之前先确定一个主题,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比走马观花四五个小时收获要多。二是做好前期功课。提前通过博物馆官方渠道了解开放时间、展览信息和公众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对于确定好的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最好是客观的论文资料,再到博物馆看实物。三是静心体会。在观展或者参加活动过程中,关掉手机、避免打扰,充分享受博物馆带来的文化熏陶。
文字整理:董大正 梁小凌 问娜娜
协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