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多天小麦就要成熟,种粮20多年的李金芳每天都会去麦田里走一走、看一看,期盼着她家种植的百余亩富硒小麦再迎丰收季。近年来,临渭区官道镇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镇22个行政村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同时引导农户发展富硒粮食种植,进一步增加粮食附加值,推动乡村振兴。
(相关资料图)
5月23日,在临渭区官道镇满寨村旁粮食生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水泥路北的一大片麦田被分成了很多小方块,每一块都是不同的小麦。这是李金芳的小麦试验田,她是种粮20多年的高级职业农民,也是临渭区穆家庄家庭农场负责人。
“你看这麦粒,颗粒基本已经饱满,就是硬度还欠一些火候,估计再过10来天就能收割。”她一边用双手搓开麦粒,一边和前来“取经”的同村村民说着。
提起种粮食,李金芳深有感触。她还记得,她上初中那会儿,种小麦多数用拖拉机带着条播机播种,收割时条件也很有限,有时联系不到机械只能靠人工割麦,再运回打麦场碾麦脱粒,效率很低,收割10多亩小麦得一家人忙碌半个月。
“现在收麦子用上联合收割机,收10亩小麦也就一两个小时。”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进步,她家种植粮食的面积也是逐年增加。
李金芳今年种植的100多亩小麦,全部都是富硒小麦。选择种富硒小麦,是了解到富硒粮食作物富含的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同时效益也比普通小麦好。种植中运用了市区农技部门大力推广的宽幅沟播技术,麦田的通风、透光条件更好,有效提高产量。
“我家的富硒小麦,亩产比普通小麦能增加80斤左右,除了卖粮食之外,还开发了富硒小麦面粉等多款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她说,“我想继续把粮食种好,带动更多群众种出好粮食,把咱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让农民的腰包都能鼓起来。”
相邻的官道镇南张村今年也种植了300亩富硒小麦。南张村会计李长运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种粮收入,去年村干部了解到富硒粮食种植后,到安康进行考察学习,并与当地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订单。
“去年我们发动村组干部带头,先种植了100亩,每斤的价格比市场价高1毛钱。”他说,今年村两委还发动10余户群众加入富硒小麦种植队伍,目前面积已经达到300亩。下一步,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争取上级支持建设粮食仓储、加工车间等,进一步提高群众种植种粮效益。
官道镇政府农业办主任雷恺表示,该镇是粮食种植大镇,夏粮总面积达6.5万亩,近年来该镇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镇22个行政村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联合市农技中心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镇,每个村派2名专业人员提供种粮技术指导,为6.5万亩小麦实施了“一喷三防”全覆盖。下一步,将大力推广富硒粮食种植,完善产业链,不断提升粮食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杨托 马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