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为充分展示商洛市“三个年”活动开展成果和加快建设“一都四区”的生动实践,商洛新闻网推出《重点项目一线行》系列报道,重点围绕今年以来全市建设的重点项目进行实地采访,为您讲述项目建设背后的故事。今天推出第十三集《镇安:特色种植+农产品深加工成农户增收“聚宝盆”》。
商洛新闻网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植根于农业、壮大于工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商洛市镇安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深挖乡村自然禀赋,寻找适合区域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积极拓展深加工渠道,通过订单式、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价值有效提升,让农户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让产业成为乡村的“聚宝盆”。
(资料图片)
休闲开袋即食产品生产有十一道工艺,每一道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在镇安县华兴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经过多道工序,一袋袋魔芋、板栗即食小食品源源不断地从加工机器中生产出来。经过检测、装袋、封口、过秤......生产的这些“小零食”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华兴公司总经理李洪平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开发的每一种产品都采取科学配方,有着独特的生产工艺,科技含量很高,而且产品还获得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
李洪平介绍,除了在生产环节严格把控外,公司还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在镇安县西部木王、柴坪等镇扶持发展了一万多亩魔芋,公司派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提供良种、有机肥等,严格管控种植过程,保障原料供应。
华兴公司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的追溯功能。“目前,公司在木王、柴坪两镇,余师、朝阳、月坪、坪胜等五村,采取“项目投入、企业投资、保底收购、包产包销,农民收益”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424户,发展魔芋种植基地1万多亩,使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李洪平说道。
据悉,近年来镇安县按照“基地扩规模、产业提质量、效益翻一番”的目标,不断发展壮大魔芋产业规模,基地规模和产值均排名全市第一。15个镇办82个村8000余户农户发展魔芋产业,有龙头企业3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个,合作社15个。
“魔芋产业已由过去的纯种魔芋发展为‘粮—魔’间套、‘林—魔’间套、庭院栽培等多种种植模式,魔芋产量增幅明显,实现了魔芋、粮食双丰收,达到了一地两用结构优化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县魔芋种植涉及14个乡镇,1个街道办,规模达到6万亩,其中可以采收的商品芋面积达到3万亩。”镇安县特产中心主任龚永祥说道。
在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木园村的板栗种植基地,一颗颗即将成熟的“刺毛球”——板栗,挂满枝头,喜获丰收,村民储召玉一共有20多亩地,在政府的帮扶下,板栗产业发展得很好,每亩产值6000多元,最近增加到8000元以上,板栗的种植让他们家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板栗丰收了,销路也不用发愁。”在离村子不远处的陕西合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适时引进了板栗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形成了板栗种植、加工、生产、 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不仅为栗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而且保底收购农户的板栗,大大提升了板栗的附加值,公司年可加工板栗5000吨。
“目前我们建成了板栗深加工、果蔬脆片生产、坚果分装3个生产单元6条生产线及3000吨级气调库,主营‘合曼万家食客’系列产品50多种。”陕西合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卢讯介绍说,通过提升价值链,板栗、核桃这种原本不起眼的“土特产”,变成了助农增收致富的一大来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2个镇办1000多户发展板栗产业,年均处理板栗1100吨,产值1200多万元,带动周边60多人就业。
近年来,镇安县大力开展板栗种植技术培训、苗木繁育,狠抓板栗提质增效综合科管,选育了3个板栗良种,成立了24个专业合作社,建成西北唯一的板栗试验示范站,攻克板栗高效生产及优良品种栽培等技术难题。目前,镇安县板栗面积达到60.5万亩,年产量超过1万吨,综合产值达1.2亿元,建成了5家加工储藏企业,带动3.88万户栗农实现增收致富。镇安先后获得“全国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正逢其时,镇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板栗、魔芋、食用菌等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实施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富有竞争力和镇安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记者:刘涛 齐国础 刘秋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