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教育,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扎根基层,扎根乡村,为我国的乡村教育、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迄今为止,西安市灞桥区第六十二中学教师陈宇涛已经在乡村中学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整整20年了。二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守望农村孩子,陈宇涛将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乡村教育。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我愿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陈宇涛经常这样说。从教20年来,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乡村的孩子们做好领路人,使他们每一个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在工作上,陈宇涛踏实肯干,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钻研教材,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及时批改作业并做好纠错工作。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知行合一,能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家庭困难的学生,尽力帮助学习后进生,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通过开导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单独辅导,帮助他们迅速赶上班级其他同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作为班主任,我时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比如每天比要求学生的时间早十分钟进入教室,检查卫生、检查背诵等,所以班上很少有学生迟到的现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就做到及时批改作业,按时完成改卷任务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守时、守信、自信、自律的良好品质。”从教以来,陈宇涛多年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方法、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好。对学生宽严相济,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注重学生人格培养。
教书育人和教学研究两不误
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教书和育人,还要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宇涛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听评课、赛教、各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他制作的微课连续在西安市教师微课电视大赛中获奖,先后被授予西安市教学能手、“骨干型”教师;灞桥区“教书育人楷模”、灞桥区教学能手;学校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同时,陈宇涛还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制作微课,参加信息化大赛等活动。2020年,他加入西安市“仝鹏名师+研修共同体”并成为核心成员,与同事共同申请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并顺利结题,撰写的论文获2021年度西安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2023年,他申报的省级课题一项已经顺利开题。截至目前,陈宇涛已经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一篇。 实习记者 赵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