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之大事,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坚持把学生“心事”放在心上,以学生“幸福成长”为目标,构建新城区中小学五•三心育机制,统领八个一工程,全方位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专业引领 明确方向 领航发展

一方面,新城区教育局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建“基础教育心理研究与实践基地”。在王振宏院长和李彩娜教授领航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指导新城区中小学建立体系化心理健康育人模式。


【资料图】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心理学博士领衔,18位专职骨干心理健康教师组成,架构推进五三心育机制,建构心理健康教师梯次培养机制。启动实施北京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指标体系构建”课题研究项目,引领新城心育专业、规范、科学方向发展。

在解放路、大明宫、西京医院、幸福林带四个区域组建心理健康区域教研组,区域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教育研讨,研讨主题涉及课程实施、教师成长、辅导活动、成果二等奖转化等,让新城心育内生动力。

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五三机制”

设立三全理念、三级管理、三维度心育、三平台活动支撑、三途径分享交流的五·三机制。

基于学生“品格培养”为核心,树立“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创建“高校专家引领孵化--区级骨干教师带动--学校心育团队协同实施”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体系化指导学校建立德育主管、班主任、心理教师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有序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心育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积极品格;以咨询辅导为抓手,关注个体发展,关注班级(团、队)成长。

依托“5.25心理健康日”活动、“11月心理健康月”活动和“中小学心理社团”活动等三大平台有力支撑新城区心育活动体系化开展。

举办心理健康优质课程观摩研讨和论坛活动;刊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刊》;举办新城区“阳光心灵”心理健康大展演等三大途径增强学校间、师生间的心育体验和学习互鉴。

必修、规划、特色和辅导课程 构成学生幸福心育基础

由拓宽心路的必修课程、照亮心途的规划课程、点亮心灯的特色课程、助燃心火的辅导课程组成的塔型课程,夯实学生幸福心育基础。四种课程分类实施,受众由大到小,构建新城“塔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既针对全体学生积极培养心理素养,健康成长,又面对部分群体和个体实施心理辅导和问题解决。

分别是:全区每所中小学均配备了至少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全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程,每2周1节。

各学校根据校情和学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同质或异质的心理社团规划课程(2周一次)。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规划课程,每学期至少2次。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特色开设阳光少年健康成长课程、青春健康专设课程、女童教育特色课程、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课时根据实际自定)。

全区实现心理咨询室100%全覆盖,每个教育集团配备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定期心理筛查、班主任观察、班级心理委员报告、家长或学生主动咨询等方式确定关注对象,有计划地实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

实施“八个一工程”定量考核

新城心育不仅有机制的定性保障,还有项目推进的定量考核。

自2021年,新城区创新实施“八个一工程”:每年完成超过100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和筛查;每年举行超过100节次心理特色课程及讲座(30节青春健康教育课程,30节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40节次家庭教育讲座);每学期举办1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内容涉及课程观摩、分享交流、工作安排);每年刊印1期《新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刊》;春季学期举办1次心理

健康日活动,秋季学期举办1次心理健康月活动。每年举办1次阳光心灵心理健康大展演;每年举行1次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表彰活动。

新城心育“八个一”工程以项目方式推进,拓宽育人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