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李雪 丁璇)2022年8月,郑某在某电子厂务工期间,因琐事与同事熊某起了争执,进而发生肢体冲突,郑某被熊某殴打致轻伤。同年12月,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熊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因当时郑某未就赔偿问题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熊某也未对郑某的治疗费用进行赔偿。

2022年11月,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在办案中了解到,郑某多年前离异,靠打零工独自抚养6岁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受伤后,住院治疗花费数万元,后续还要进行康复训练,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郑某喘不过气来。郑某的情况符合支持起诉实质要件,遂将线索移送该院民事检察部门。经审核,并了解到郑某有申请支持起诉意愿后,民事检察部门将其纳入支持起诉范围。

2023年2月10日,该院民事检察官在调查核实郑某情况后发现,郑某从未拿到相应赔偿款,且家庭生活困难。于是,该院在作出支持起诉决定的基础上,又将司法救助线索移送该院控申检察部门同步办理。

控申检察部门受案后,检察官及时调查核实,确认被害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当即启动救助程序,在人民监督员的见证下,检察官将司法救助金送到了郑某手中。不久前,法院采纳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意见,依法判决熊某向郑某支付赔偿款。

“对我们来说,取证是一道办案程序,但对郑某而言,却关乎着他和家人的生计。三部门联动将群众‘纸上的权益’落到了实处。”办案检察官表示,该院近年来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全流程办案模式,强化为民服务举措,在助力弱势群体依法维权中践行人民至上。

[版面编辑:李君瑞] [责任编辑:谢思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