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我们分享了全国337座地级以上行政区的体制内人口比例。


(相关资料图)

数据表明,全国有近两百座城市的体制内工作人员比例占所有劳动人口的比例,在7.5%-12.5%之间。另有18座城市的比例为20%以上以及24城在7.5%以下。

本篇所说的体制内工作人口比例,指教育、卫生和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口除以各行业工作总人口得到的数据。

今日的数据,我们从纵向进行比较,跟十年前相比,各大城市的城市体制内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24座主要城市中,除北京外,体制内人口比例均分布在3%-6%区间:即每100个工作人口中,只有3到6个人是在体制内工作的。那个时代,能够在教育、卫生和国家机构工作,是一份非常难得的工作机会。

2020年,北京的体制的人口比例达到了16%以上,也就是说,每100个工作人口中有16个人在体制内工作,跟十年前相比多了9%。100个工作人口中的9个人,是以哪种名义进入体制内的,咱们不得而知,欢迎懂行的网友给个观点。

跟十年前相比,天津、西安、济南的体制人口也多了8%,即每100个人里面有8个人进了体制内工作。

长沙、南京、郑州、武汉的情况都是比较类似的。十年前,他们的体制内人口工作比例大部分大多分布在5%-6%区间。2022年,比例则来到了13%-14%的区间,十年间每100个工作人口有7个也进了体制内。

大连、成都、唐山、重庆、合肥增加的比例在6%以上,包括前述的北京、天津等,除唐山外,增加比例达到6%的均为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

烟台、无锡、温州、杭州、泉州、常州、南通、苏州、深圳、宁波、佛山和东莞,这些城市的经济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绩。

跟前述的城市对比,这些城市的体制类人口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除杭州外,其他城市都在8%以下。跟十年前相比,他们增加了3%至4%。

东莞的体制内人口,过去十年间仅增加了1.8%,一方面这与东莞大量的民营资本参与了教育、卫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东莞的人口结构有关。

来自人口普查的几代户数据表明,东莞的一代户比例高达四分之三即这些独立居住的家庭没有小孩和老人(小孩和老人可能在老家),这些与老人小孩相关的服务机构,都没存在的必要,自然拉低了比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