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近日发布,全省设置14个岗位定向招录省内听力、肢体残疾3-4级的残疾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2021年,全省有12名残疾人被录取为公务员;2022年,全省又招录了15名残疾人公务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采访了多名已经通过残疾人定向招录、顺利入职的公务员,听听他们勇往“职”前的奋斗故事。
促进残健共融,期待“平视”环境
“从苏北小城到南京求学,从小学教师到基层公务员,从自卑到自信,一路走来,我遇到很多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但都一一战胜了,幸好没放弃,幸福就在前头!”夏珊珊的奋斗故事激励了身边很多人,邻里的孩子都以她为学习榜样。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习的4年,夏珊珊开拓了眼界,也找到了新的目标。毕业后,她考取教师资格,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去年考入灌南县新安镇综治办后,夏珊珊迅速进入角色,“5年教师岗位积累了不少与人沟通的经验,我也从没有把自己当‘特殊人群’。”夏珊珊后来又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政法类的岗位和她大学所学专业对口,她对自己的目标十分坚定。
“社会越来越包容,残疾人就业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夏珊珊告诉记者,大学老师曾一直鼓励她,让她做助教,参与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那次比赛,她与来自清华、北大的学生同台竞技,获得二等奖。夏珊珊说,也从那时起,她发现“平视”的环境更好,不需要特殊照顾。如今的夏珊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奋斗路上更有力量。
“促进残健共融,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是最好的注脚。”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介绍,江苏不仅连续多年设置专门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还为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措施。去年,全省有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022人,在残联帮助下,就业率达96.1%。
联手推开就业门,成长之路更宽广
“共享美好生活,一个也不能少。各级党政机关拿出职位定向招录残疾人,不仅是关心关爱残疾人,也是履行法定义务和职责。全社会合力,才能帮助残疾人更好就业。”杜晓镇说。
去年出台的《江苏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加大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力度。政策加持,为残疾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朱梦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小学六年级时不幸遭遇车祸,从此戴着假肢生活。从小学习刻苦的她,2021年从安徽财经大学毕业后,报考了残疾人定向招录岗位,来到南京市六合区工作。更为幸运的是,她进入了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单位——残联系统工作。
在朱梦君看来,残疾人的身份让她对残联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会考虑一些容易被常人忽略的点。”朱梦君举例,在六合区残联2楼有一间专用于儿童康复项目签约的办公室,经常有群众带着需要康复治疗的孩子到这里办业务。去年10月,办公楼电梯突发故障,大家只能从楼梯上下。
“戴着假肢爬楼梯,哪怕是一层,都很累。”朱梦君说,她很理解这种不易,高中时学校特地将她从4楼的班级转到1楼。在这件事的启发下,她和同事申请在单位1楼临时开辟一间签约办公室,方便群众办事。
朱梦君的成长之路,给了身边人实实在在的激励。配假肢时与朱梦君相识的一位女生,最近主动找她了解定向招录公务员的流程。“我告诉她,多试多学,残疾人的就业路一样宽广!”朱梦君说。
放到合适位置,都是“人力资源”
“只要放到合适的位置,残疾人同样是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1995年出生的陶叶丹是一名听障人士,2017年毕业后,她在苏州一家网络小说公司从事文字审核工作。4年间,陶叶丹经历了两次公务员招录考试。“第一年笔试虽然通过了,但由于听力不好,面试提问环节我听不清问题,成绩不是很理想。”
面对失败,陶叶丹总能想起高中老师对她的鼓励——“身体残疾,最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也很多!”第二年备考时,陶叶丹发现了定向招录残疾人的岗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通过层层选拔,陶叶丹于去年9月入职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局。
陶叶丹的手机里,有一个微信群,名叫“向着光亮那一方”,群友大多是听障人士。陶叶丹记得,群里几个大学生看了她分享的求职经历,专门发私信给她,说自己对未来不再那么恐惧。陶叶丹鼓励他们:“只管向前跑,永不言弃。”
如今的陶叶丹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作为一名残疾人,我非常感谢国家在公务员招录中设立残疾人定向岗位。”陶叶丹说,这不仅给残疾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起到了正向引领作用——让更多单位和企业愿意招录接纳残疾人。
“定向招录残疾人,是一场岗位与特殊群体的‘双向奔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戚晓明表示,党政机关面向残疾人定向设置岗位,向社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对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促进公平就业具有示范导向意义;保障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彰显社会的温度和文明的高度。
记者 唐悦 金亦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