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车来车往,桥下别有洞天。5月17日上午,天空下着小雨,昆山市萧林中路与广福路交叉口的高架桥下,居民刘阿姨带着孙女正在游玩。“以前带孩子去公园玩,如今离家不远的桥下就有游乐场,老人也能锻炼,遮阳又挡雨。”刘阿姨满意地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架桥、立交桥等拔地而起,由此产生大量桥下空间。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曾经“被遗忘的角落”日益受到关注,我省苏州、无锡、泰州等地探索激活利用桥下空间,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也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
有待挖掘的城市闲置资源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开发新的公共空间成为新考题,而桥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组成部分之一,一直以来被忽略,利用率较低。各地普遍存在利用形式单一、与人的关系疏离等问题。”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执行副院长冯一民说,大量未被合理利用的桥下空间,是城市待挖掘的宝贵闲置资源。
“在城市空间分类中,像桥下空间这类,常被称为消极空间。当前,很多城市存量土地和空间有限,正处于向存量要增量的时期。各地应从服务百姓、方便生活、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角度,把这些消极空间利用起来。”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刚说,桥下空间多处于闲置状态,或作停车场、堆场等用途。随着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特别是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关注到桥下空间在贯通绿道步道、增设口袋公园、增补服务设施、补齐功能短板等方面的作用,开始将其作为存量和低效空间资源来发掘、优化,将其打造成服务周边百姓的活力空间。此外,声光电等场景营造技术,也给桥下空间利用带来丰富多变的可能。
从全省各地的探索实践看,总体上秉持就近就地原则盘活桥下空间,让其与周边区域发生联系,织补片区功能。今年2月,无锡在全省率先出台《无锡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冯一民带领团队负责《导则》编写工作。他说,并不是所有的桥下空间都能利用,首先要考量安全因素,不宜选择道路交通流量大的地方;其次是空间因素,桥梁净高需达到2.2米以上。根据前期摸排调查,无锡市区共有994座城市桥梁,其中近一半桥梁的桥下空间可利用。在无锡市区所有桥梁类型中,跨水桥占比最大、高达88%。
“桥下空间一般面积在几百到几千平方米。”冯一民说,相比一般的小区、厂区,桥下空间相对“迷你”,可以做得很精致,成为城市更新新亮点,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桥下空间的多种打开方式
“家附近桥下有一个小型运动场,满足了我们全家老小的游园、健身需求。”无锡市新吴区机场路高浪路高架桥附近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这处盘活桥下闲置地打造的运动场,是目前无锡规模最大的桥下“乐享空间”。“高浪高架和机场高架互通桥下空间大,我们对总面积约6.4公顷的空间加以提升,打造成‘乐享空间’。”新吴区城管局市容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徐鹏程说,桥下空间改造以“全龄乐享”为主题,构建儿童游乐区、老年休闲区、青年竞技区等活动区域。整个场地以蓝灰色为主色调,健身器材、乒乓球桌、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一应俱全。
今年以来,无锡已完成34处桥下空间的升级改造。它们因地制宜被打造成创意十足的运动场所、古色古香的“新中式园林”,或串联环湖景观带,或成为特色打卡地,打开了城市新空间。据悉,无锡两年内将对市区500座桥梁的桥下空间进行利用改造,将其塑造成高品质公共空间。无锡市城管局市容处处长吴芸婕透露,目前无锡正在谋划第二批改造项目,预计今年内再利用提升不少于30处桥下空间。
眼下,昆山市临湖路桥下空间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计划于本月底完工。昆山市城管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鲁国庆告诉记者,这一空间融科教、休闲、运动、艺术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合理布局,构建科教兴国主题区、舞动广场区、休闲阅读区、儿童活动区等活动区域,为市民提供可驻足停留的休闲场所。
苏州市城管局市政处四级主任科员魏璐介绍,苏州市高架道路总长400多公里,苏州城管部门牵头全面摸排桥下空间状况,对乱停车、乱堆放、设施老旧、绿化缺失等桥下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今年,苏州将实施12个高架道路桥下空间提升治理项目,重点提升内环高架及其延伸线、中环高架等重要路段、重要节点桥下空间,突出环境改善和活化利用,打造一批融入地方文化、生态停车、便民休闲的特色亮点桥下空间。
更多的探索,在多地城市更新中展开。兴化市针对南官河大桥周边居民缺少交流活动空间的难题,在桥下空间植入“水”文化元素,彩绘灯光秀“天幕”,打造“海底世界”。淮安市将内环高架桥下及周边空间,与市区内环高架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智能机械立体停车库。目前,一期建设的9处停车路段和4个智能机械立体停车库已投用,共增加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
“一桥一策”守牢安全底线
“每处桥下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改造提升中要避免‘千桥一面’。”冯一民认为,桥下空间应与周边形成好的互动关系,充分挖掘桥与周边的历史底蕴,注入地域文化,增添故事感、场景感,将单一的桥下空间变成多维立体活力场所。同时,还应考虑桥与桥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做好规划。
让桥下生“花”,“一桥一策”成为共识。在勤俭桥桥下空间改造中,无锡市尝试设置回廊、中式景墙、园路、绿植,以独特的桥体彩绘,展现民族工商业发展史。昆山市萧林路桥下空间,串联起滨江景观绿廊,并将城市剪影、昆曲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昆韵十足的桥下文化活动场所。苏州市正开展有关桥下空间设计的规划研究,后期将进一步从补充城市功能、市民休闲活动、生态停车、城市应急等角度,推动桥下空间治理和多元化利用。
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园林管理处处长王文姬说,无锡坚持“因桥施策”,总结出开放空间网络、锡式文化空间、艺术交流空间、多元活力空间、多维立体空间、零碳绿色空间等6种“桥下+”空间利用模式。
泰州市住建局设计处处长洪伟说,兴化全域有大小桥梁2万余座,当地以“一桥一特色”和“文化+功能+景观”为理念,打造不同主题的桥下空间,先后改造了长安大桥、文峰大桥、直港河桥、南官河大桥等桥下空间,整理拓展公共场地8500多平方米。既有面向老年群体的百姓大舞台、面向儿童群体的亲子游乐空间,也有面向年轻人的运动娱乐舞台。目前已建成的4处桥下空间使用率均达100%,平时每日每处人流量约200人次,节假日达500多人次。
桥下空间区位特殊,提升利用首先要保障安全。无锡市组建桥下空间利用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多部门合力推动桥下空间利用。桥下空间设计方案由市政园林局专家论证后再实施,方案涉及停车场改造和提升的,市城管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共同参与论证。
《无锡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从规划设计、安全、布局、美化装饰等六方面专门列出负面清单。“桥下空间利用,既要确保桥梁安全,又要让空间更有活力,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比如,桥下空间绿化种植,严禁植物根系侵入桥梁支座和梁体。”冯一民说,《导则》编写过程中,他们和各相关部门多次开会探讨,负面清单就是大家一起碰撞出来的。
泰州S231高架桥下空间2021年底打造成体育公园。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帅小勇说,此处桥下空间面积约0.9公顷,桥下净高8米,设置了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儿童乐园和智能健身区。改造前,桥下原有路面混凝土厚度只有10厘米左右,且破损严重,不符合场地要求。改造中,不允许大型机械靠近大桥施工,采用人工破碎,碎石都用静压压路机压实,确保对桥墩影响降到最低。
由于桥下空间是背阴面,光照和水分不足,桥下植物的生存面临诸多挑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地在桥下绿化时会尽量栽种耐阴、耐干旱植物,但目前可供选择的品种偏少。此外,桥上交通量大,桥下或多或少会受到尾气、扬尘、噪声等影响,如何尽量减小影响,需要在利用方式、治理技术上进一步探索。
利用方式期待更创新多元
对桥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我省大多数地方还停留在点状示范阶段。
2018年,昆山市出台《昆山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试行)》。鲁国庆说,继完成桥下空间拆违整治1.0版本,桥下建设停车场、小游园、各类市政管养空间等2.0版本后,现在昆山进入桥下空间利用3.0版本。近日印发的《昆山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提出,昆山将从城市高架道路桥拓展至全市道路桥梁,打造“安全洁净、便捷停车、管养功能、景观生态、活力文化”五类桥下空间。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都出台有关桥下空间利用的政策文件,从政府层面推动桥下空间的更新和利用。
“国内对桥下空间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绿化景观类、公共设施类和空间营造类。当下,利用核心还是结合周边用地,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桥下配备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高级工程师戴光远说。
丁志刚建议,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从安全、功能、交通等方面作综合判断,不能为改而改,也不建议所有桥下空间一哄而上开发利用。与居民生活空间交集多的桥下空间,可优先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用恰当方式‘激活’桥下空间,为城市添韵味,也为城市活力释放提供更多可能性。”冯一民建议各地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更加多样的利用方式,让桥下空间成为城市更新中的亮点。他认为,城市不仅需要大会客厅,也需要小而美的温馨空间。“有时城市形象塑造就藏在细节中。当游客穿行城市时,好的桥下空间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温度。”
续的生命力,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才能更好地照进现实。
记者 白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