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亲供手迹(什么叫手迹)原创山海异闻史2021-04-12 19:04:40
太平天国,这个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仅仅维持了14年,就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消亡了。
(相关资料图)
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亲历了太平军起义全程,并在太平天国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著名将领——忠王李秀成成为了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俘虏。不久后,这位将领离奇死在了狱中,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学家们曾众说纷纭。
直到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先生带着一份发黄的纸稿前往台北世界书局,将这份重要史料交给了董事长。这份纸稿就是李秀成在狱中亲笔写下的部分自述原文,后被史学界命名为《李秀成亲供》的原版真迹。
忠王与曾国藩之间旧日纠葛
想要探究忠王李秀成被俘前后的真相,就必须先了解他在太平天国政权中的地位和贡献。他和曾国藩之间的争斗纠缠,也夹杂在李秀成为太平天国所做的贡献之中。
太平军起义早期,李秀成就加入了太平军,成为一名圣兵。等到1853年太平天国政权建都南京,改称天京后不久,李秀成已成为右后四军帅。由于李秀成勤于操练,为人秉直,在他一路高升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的上级们都很赏识他,为他积累了不少好人缘。
在李秀成一路高升的同时,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开始组建湘军。
李秀成第一次在太平天国政权中真正崭露头角,是1856年出奇兵解救了太平天国治下镇江之困时。此后不久,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内乱——天京事变。正是这次变乱,给了李秀成扶摇直上的机会。
在解围天京的过程中,李秀成和其他几位高级将领合力取得了一破江南江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成果,建立了苏褔省、天浙省。
随着李秀成带领太平军节节胜利,另一边的湘军也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
曾国藩挑中安庆围攻,就是看中了安庆的地理位置,其处于太平天国势力边缘,是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屏障。然而李秀成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顾之前商定好的计划擅自撤回江浙,间接导致安庆失守沦陷。
这次交锋,以曾国藩升官、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而李秀成因违背约定收获太平天国内部将领们的敌意收尾。
太平天国建立初期,同洋人交好,与外国人称兄道弟,可惜这种关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太平天国不允许洋人贩卖鸦片,同时不承认清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转而开始帮助清政府围剿太平天国,其中以英法为主力。
大局如此,李秀成再有能力,也无力改变太多。在列强们洋枪洋炮的助攻下,太平天国很快陷入颓势。这种危急关头,太平天国政权中心的将领们竟然还在争权。更不幸的是,1864年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离世,太平天国内部一时群龙无首。
曾国藩恰好在此时率领湘军开始围攻天京,同李秀成正面对抗。
被封为忠王的李秀成,一面阻击曾国藩的湘军,一面扶持了洪秀全的长子上位。此时的李秀成,已然成为了太平天国内部实际上的话事人,扶着这栋将倾的大厦举步维艰。
挣扎了约半年,李秀成坚守的天京已是穷途末路,终究敌不过有洋人支持的曾国藩部下湘军,败下阵来。为了保住洪秀全的长子,逃亡时李秀成将好马让给了他,自己只剩一匹劣马可骑。
洪秀全的长子跑得快,李秀成却跑不远,只能躲到山里避风头。此时曾国藩带领的湘军正在天京城内大肆敛财,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这给了李秀成短暂的逃亡时间。
被俘后狱中写下数万字自述
好景不长,李秀成在逃亡路上遇到了八个砍柴人,不巧的是,这八个人刚好认识他。作为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很高,这给他的逃亡之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就这样,太平天国最后的中流砥柱——忠王李秀成折在了这几个砍柴人手中。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李秀成最终落到了曾国藩手中。
晚清时期,不少官员惯用亲属为亲信,曾国藩也不例外。在湘军之中,有一位将领就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攻打天京时期,因为李秀成优秀的军事能力,曾国荃吃了不少苦头。听说李秀成被俘,曾国荃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狱中羞辱他。
面对曾国荃的羞辱,李秀成直言:“曾九,各扶其主,何必如此,且兴灭无常,今天倘然得逞,就发疯了么?”好在曾国藩对李秀成的能力十分肯定,并及时制止了曾国荃更进一步的羞辱。
在清廷官场上混迹久了,曾国藩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暂时保护李秀成,也是为了从他口中获知洪秀全的真正死因。当初洪秀全突然离世,晚清政府至此仍不知他的真正死因,要不是曾国藩的属下在天京城中发现了洪秀全的尸体,他们还在怀疑洪秀全是诈死。
在日记中,曾国藩这样描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死敌洪秀全尸体时的情景:“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除了洪秀全的死因,曾国藩当然也希望通过李秀成的供状体现他湘军的能力和功绩,最好能得到太平天国更多的秘辛。李秀成亲历了太平天国从建立到覆灭的全过程,他所掌握的秘密绝对不少,从他口中说出的湘军功绩也更有说服力。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对太平天国忠贞不二的李秀成,突然转了性。他不仅表明自己有投降的意愿,将自己在太平天国期间的经历交代清楚,甚至言明自己愿意替曾国藩收服太平天国残余旧部。
这一切,都在李秀成的供状自述中体现了出来。为了活命,李秀成在狱中奋笔疾书,不到10天交出了近6万字的供状。
如此卖力的配合,并没有换来李秀成的命。曾国藩在看到供状后,第一时间和亲信闭门谢客,开始删改李秀成的供状内容,最终只交给了清廷一份不足3万字的供状。达到目的后不久,曾国藩就不顾清廷“将李秀成解送北京”的命令,就地处死了李秀成。
曾国藩这般急着处理掉李秀成,背后必定有许多原因作祟,这些原因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们,直到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先生将李秀成在狱中的部分自述原文贡献了出来。
曾国藩刻意隐瞒的那些真相
由于曾国藩此前销毁了部分原稿,这已经是我们目前能确定的最多的原文内容了。在这部分原稿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曾国藩刻意隐瞒起来的真相,这之中包括洪秀全的真正死因和太平天国当年的真实情况,也包括部分曾国藩的私心。
关于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李秀成的这份自述彻底推翻了此前历史学家们猜测的绝大多数原因。自述中明确表示:“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也就是说,洪秀全是自然病死的。
而此前曾国藩上报清廷的那份供状中却写明:
“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
这也是此前多数历史学家断定洪秀全死于服毒自杀的原因。
曾国藩篡改了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是出于对清廷面子的考虑。如果洪秀全是正常病死的,也算寿终正寝,这样的结局不足以震慑世人,也体现不出湘军的实力。相反,洪秀全若是被湘军的进攻大势恐吓致死,就能体现出曾国藩治下湘军的威严和强悍的军事能力。
对清廷和湘军而言,不止洪秀全的死因关系到他们的面子,太平天国的实际情况也一样对他们十分重要。
众所周知,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做对比,太平天国建立初期还是很受百姓爱戴,这样的实际情况一旦公之于众,对清政府的威信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太平天国政权仅用了不足3年的时间就雄据一方,一个几乎没有多少知识分子参与管理的政权,能够维持14年之久,从这些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当时的实力以及清廷的衰败。
李秀成逃亡期间,曾和大部队走散,此后几乎一直靠着农民群众的帮助躲避搜捕。在李秀成的自述中,对这些内容都有描述,语言也不自觉地带有自己主观正向的感情色彩。这样的描述对清廷而言无异于打脸,曾国藩为了清廷的脸面,也不能让这样的内容为人所知。
曾国藩删改大部分内容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出于他自己的私心。
为了哄骗李秀成尽早写下供状,曾国藩曾摆出和缓的态度,对其好言相劝。这样的行为是审讯常用的心理战术,但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不放,难保曾国藩的仕途不会受到影响。
自述之中,李秀成还多次表示了对李鸿章部下淮军的蔑视。在李秀成看来,淮军战斗能力低下,根本不配和他为敌。淮军和湘军都属于地方军队,唇亡齿寒,曾国藩不能让朝廷认为地方军队都是无能之辈,这会对湘军和他自己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所以他只好将这部分内容也隐去。
除了针对淮军的内容,对于和湘军相关的部分内容,曾国藩也不得不修改了不少,尤其是关于湘军围攻天京期间的内容。洪秀全领导下的太平天国后期高层管理混乱,军队具体布置有很大问题,湘军围攻天京时,天京城内已经陷入空虚的境况。
颇具军事能力的李秀成对天京不抱太大希望,后期一直有转移阵地的想法,所以天京城内并没有多强大的兵力。在李秀成的自述中,天京城内真正能打的士兵不过数千,而此前曾国藩为了渲染湘军的强大,一直把天京城内的守备力量宣传得极为可怕。
若是被清廷得知天京城内空虚已久,那曾国藩之前扯谎蒙骗朝廷的事情就会被发现,很可能会被扣个谎报军情的罪名。为了圆自己的谎,曾国藩必须把这部分内容修改掉。
综上所述,就是曾国藩刻意隐瞒的大部分真相。有了那份自述原稿的帮助,历史学家们才得以层层剖析,找出这些真相。
事实上,除了这些,一定还有其他的真相隐藏在历史当中,隐藏在曾国藩销毁的那部分原稿之中。然而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其他的内容都只能是无法验证的猜测而已。
收藏举报7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