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复课、开会、研讨方兴未艾,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不少改变——
“云端沙龙”能否成寻常
4月19日,持续8小时的“四海聚一家”线上慈善演唱会吸引了全球目光。没有华丽的音响、灯光、舞台,也没有现场观众和歌迷。那些知名音乐人,在录音室里、在书房里、在卧室里,动情唱响这场“在家直播的超大型演出”。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小改变。疫情期间因隔离需求,很多人的工作和学业转入线上。线上复课、线上办公、线上开会,甚至线上马拉松、线上演唱会,一时间,仿佛万物皆可“云”。疫情期间,人们对“云生活”体验如何,作为权宜之计的线上课堂、线上会议,疫情之后是“退居二线”还是就此融入日常生活?
一场说开就开的研讨会
4月7日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单位主办了一场“国际疫情冲击与首都文旅产业发展”线上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高校和文旅企业的13位专家就疫后全球文旅发展趋势与北京文旅复苏进行了深入交流。
“平时凑这么多学术大家都很难,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短时间内就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了,利用晚上时间开了一个高质量的研讨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告诉记者,相比传统学术研讨会,线上会议明显降低了学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我们高校教师平时有教学任务和学校的其他工作,时间很难凑。”邓宁说,“即便周末大家都能参加,也挺耽误休息的。有时候参会半天,发言几分钟,来回可能要耽误一两天的工夫。”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旸每年执行几十场学术研讨会的主办事宜,办会经验丰富。4月4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了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线上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执行线上研讨会事宜的陈旸认为:“线下会议要求同时同地,线上则只要求同时,不要求同地。线上会议,学者只要时间允许就能到会,还有节约成本和方便沟通两大优势,参会学者的交通、住宿等支出得到节省。与重要嘉宾的会前交流也更加快捷高效。”
“足不出户,省时省力。”一位专家参加完线上会议后在朋友圈里说。省力的不只是参会人员,对于会务人员来说,线上会议也减少了很多工作量。线下学术研讨会,需要众多会务人员的团队合作,才能保障服务质量。但线上研讨会,一个会务人员就能协助会议主持人把控全场流程。“平时办会流程多。提出申请、落实场地、协调嘉宾、打印论文等,一个都不能少,而举办线上会议,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陈旸说,“线上会议则不同,工作人员越多越容易出问题,每一个单元切换界面、提醒每一位嘉宾发言、把握会议的进程和节奏,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反而最高效稳妥。”
记者还发现,没有了活动场地对参会人员的限制,线上会议反而更自由。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线上学术研讨会有150多人在线出席,国际疫情冲击与首都文旅产业发展线上学术研讨会有70多人在线参会,主办方将会议在b站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这样一个行业内的学术会议,竟然能有1万多人在线观看,真的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有点意外。”为了纪念这次研讨,邓宁把屏幕上的会议实况拍了一个合照,将这张特殊合影发到了朋友圈。
多线程工作方式有利有弊
除了省时省力,线上学术研讨也更契合当下的工作方式与节奏。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表示,过去人们习惯一对一的工作方式,侧重集中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深度工作。如今,兼顾思考撰文、讨论交流、处理其他事物的多线程“浅工作”越来越多。“正如在参加线下学术研讨,参会嘉宾也会使用手机,线上会议更方便参会人员边参加研讨会边处理其他事情。”
田丽表示,这种契合恰恰也是线上交流的局限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接收的信息线索是非常有限的。这些有限的信息线索能不能引发大家的深度思考就会变得很重要。”田丽认为,线上学术研讨在沟通信息方面很便利,但是在引发深入思考,头脑风暴方面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网上授课和参加线上研讨的经历让她觉得,线上的学习研讨的确“容易走神”。因此她认为,在线研讨会继续发展不断完善,但是不能完全代替线下交流。“在线研讨有它适用的场景,它适合范围广、议题浅,以信息通报的方式来交流的互动,而需要深度思考、高度交互的活动,还是线下更有优势。”田丽表示。
日常“云会议”,尚难一蹴而就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小范围的学术探讨、项目交流,已可完全移步线上。邓宁与他的学生和科研团队开组会,经常使用微信交流。而大型的在线学术研讨,离跻身“主流”尚有一段距离。
首先,目前在线会议还是以企业用户居多,很多学者并没有“试水”在线会议的经历,对在线会议的形式稍觉陌生。陈旸在联系专家的时候,有一项工作是与专家沟通在线会议如何操作,从下载到注册、从入门到熟练。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对在线会议的录制和传播持谨慎态度,认为难以在会议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其次,会议期间的卡顿、失声、掉线等技术性问题,也影响了在线学术研讨的体验。一些专家表示,如果因为网络信号导致卡顿、断断续续,理解上就会有点牵强,一个人的网络信号出现问题,会影响整场的讨论,不适合头脑风暴讨论。
尽管路有崎岖,但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线上会议前景可望。田丽认为,如果能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让人们把精力集中到研讨中,形成一个便于深入思考的网络在线环境,前景就会更宽广。邓宁也表示,对未来学术研讨机制来说,技术会带来比较大的颠覆,只不过现在还需要做一些技术准备工作,人们也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
而目前,业界已在不断探索在线会议的日常化。4月8日,阿里钉钉正式发布海外版,钉钉也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视频会议、教学直播和团队协同通讯平台。阿里钉钉副总裁吴振昊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在线远程办公的需求会进一步被挖掘出来,解决方案也将更加普惠,满足各种场景下的需求。”(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光明日报通讯员 奇乐)
关键词: 云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