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态系统有何特点?有海洋“PM2.5”之称的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有怎样的毒效?北极海冰如何随全球变化发生演变并影响“冰上丝绸之路”?……10月9日—10日,在浙江舟山,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女青年科学家论坛上,青年女科学家们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主题,分享科研成果,交流和探讨科研理念和见解。

与会专家呼吁,在海洋生态修复问题上,处于极端环境、肉眼不易观察到的“隐秘的角落”,需要更多关注。

“一鲸落,万物生。得益于互联网科普,这句话让更多人间接地了解了深海生态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王风平教授说。她介绍道,深海及深部生物圈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未知生态系统。自2013年提出新的古菌门类“深古菌门”,王风平更加致力于深部地球化学循环与古菌生态功能研究。

王风平直言,深海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对深海有了更多介入,导致这些光线都很难企及的地方已出现生态问题。“近两年,地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已被确认有塑料垃圾。”

除了肉眼可见的塑料垃圾,科学家对海洋微塑料的生态毒理研究越发重视。

每年近十万只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致死,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每年经济损失130亿美元,700多种物种受到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邸雅楠副教授现场列出了一串数据……

她的团队近年来开展了有关微塑料通过食物链对海洋贻贝健康损伤和修复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食物链传递具有改变微塑料生物毒效的潜能,可能引起生物健康损伤的加剧,进而导致更广泛的生态毒性效应。

“加快海洋微塑料的毒理研究与遏制塑料污染的加剧,应双管齐下。”邸雅楠强调说。

除此以外,深海捕鱼、深海采矿等人为作业,也是海洋科学家的一大忧虑。

“以深海采矿为例,尽管尚处于探索阶段,广阔深海富有高价值金属矿物,相关作业造成的光、噪声污染和材料外排等,对深部生物圈微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王风平说。

据介绍,国外研究人员曾在秘鲁海底进行过“模拟深海采矿对的生态系统的影响”实验。“26年前被进行过实验的秘鲁海岸,实验用车的辙痕依然可见,相关科研人员认为,深海采矿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可持续数十年。”王风平说。

王风平就此提出,这既是对深海采矿作业提出警示,也给了科研人员一个教训。“考虑到深海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应加快建立针对科研人员的职业标准,防止因重复采样等过失造成生态损坏。同时要建立深海生物的红色名录,不因它们处在人类关注的盲区,就任其自身自灭。”

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大洋环流、中低纬度极端天气有重要影响。研究北极海冰的演变规律、了解其驱动机制尤为重要。”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肖晓彤解释道,卫星观测的时间跨度仅40年,团队致力于构建更长时间尺度的海冰记录。

古语说“不与夏虫语冰”,肖晓彤却和研究团队用海冰硅藻等“微体生物”产生的生物标志物IP25及同系物,作为指示北极海冰变化的可靠指标,经研究得出,北冰洋在末次盛冰期(2万年前)存在季节性海冰。

肖晓彤说,团队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方式,用于进一步厘清北极海冰对有机碳的运输机制和气候效应。

本次论坛主席、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常委韩喜球表示, 地球环境具有多圈层、多系统、多介质的特点,从陆地到海洋,从大气圈到岩石圈,各子系统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陆海统筹、多学科协同合作。

关键词: 修复海洋生态 隐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