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夜间,北京电视台的春晚正渐入高潮,一辆警车停在西直门外大街的奥运车道施工改造现场。交警王喆和他的同事走下警车的瞬间,冷风迎面而来,他们同时将外套的拉链拉到了头,走近新装的奥运专用车道指示标牌,做了最后一次实地检查,确认它们的安全性和夜间识认效果。身为冬奥交通保障的一份子,忙了一年王喆表示心里还是有底的。“毕竟所有冬奥会车辆要走的路,我们都走了好几十遍了。”

王喆是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标志标线科的科长,平时负责北京道路上的标志、标线的安装施划。一年前,北京冬奥相关道路建设的任务摆在了他面前,同时开启了他这一年“超级996”的工作模式。

先熟悉奥林匹克中心区、各竞赛场馆等诸多核心区域,再考虑每一个区域之间以及与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首都机场之间的交通路线,再设计每一条专用道的起止点,相关道路标志牌和地面标线……任何一个细节,大到全市奥运交通网络的规划,小到指示牌上一个英文字母的正误,桩桩件件,都装在王喆和他的团队同事的脑子里。

此时,记者正坐在警车上,和他一起沿着重点冬奥交通路线巡视。记者打开手机上的北京台春晚,想让这个寒夜的工作里稍微多一点乐趣,但是效果不明显。王喆和他的同事不停地讨论着道路标线和路侧标牌的清晰度,以及增大标牌之后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今年冬奥,夜间的比赛多,保障任务多,专用车道标线夜间的识别度就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决定使用热熔涂料和预成型标线带施划冬奥专用车道。专用道开通后,我们确实收到了不少市民反馈,说夜里看不清楚黄色的专用车道标线。但是我得说,我们已经竭尽所能了,现在的标线是用热熔法施划的,已经比日常所用的标线更清晰了。”

2021年11月下旬,奥运专用车道的施划工作开始动工,但“热熔法”受气温影响大,施工期间一旦下雪,地面潮湿,就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标线脱落。一直到去年12月31日完工,北京人一直期盼多来几场雪的时候,王喆每天盯着气象预报,只要稍微见到有点下雪的迹象,心就提了起来,唯恐这次的预报准了。

40天的施工期里,每天施工的零点到五点之间,团队中的民警都要轮流到场,随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然而在车道开通后,更大的问题出现了:严格按照标准安装的指示标牌显少,司机们在驾车途中,识认起来有困难。

问题很快汇集到北京交管局,王喆和同事们也马上行动起来,根据市民的反应,快速设计了标志加密方案、且能保证安全的标牌。“安装在道路中间的常规标牌,司机们可能看不清,要是装得太大了,可能会让大型客车通过时造成隐患,一旦刮大风,也不安全。所以我们对标志进行了加密并找一个‘折中’的办法,同时满足‘清晰便于识认’和‘安全’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交管部门此前已施划专用车道标线9744平方米,复划各类标线22.8万平方米,在54条道路上安装涉奥交通标志431面,其中专用车道配套指示标志182面、涉奥场所专用指路标志249面,在奥运专用道启用前又累计增加涉奥交通标志110面。

为了提升奥运专用道的可识认性,市交管局积极协调施工单位,新增了315面指示标志,在二环路、四环路、五环路、阜石路、德外大街、西直门外大街和北辰西路,加密奥运专用道标志292面、在京通快速路、二环路外围、四环路外围、五环路、中关村东路、德胜门外大街和西直门外大街增设远端预告标志23面。按照市交管局的规划,除夕和大年初一会继续施工,确保全部安装完成。

在这些专用道上,501面专用道指示标志、355面提示引导标志相当醒目,上面的文字和图案使用数码一体化打印技术,图案越发精细,奥运LOGO更加清晰,夜间的辨识度也更强。“给冬奥村和比赛场馆、签约酒店指路的还有224面标志牌,设置在场馆周边和专用道的出口、转弯处,确保奥运大家庭车辆在连续指示之下,不会发生路线差错。”王喆说。

冬奥会闭幕之后,冬残奥专用道将随之启用。交管部门此时要与施工单位一起,将10条冬奥会使用而冬残奥会不会用到的车道标线和指示标志立即清除。“这个清除工作的工作量也会很大,但是早一点处理好,就减少一点老百姓的麻烦。”

关键词: 标线 专用道 王喆 奥运 专用车 标志 冬奥 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