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张 振  陈尚文 】从4日开幕到20日闭幕,《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冬奥会闭环内几乎处处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张家口赛区交通领域志愿者刘瑶在寒风中工作,成为美联社记者亚历桑德拉·塔伦蒂诺镜头下的一景;主媒体中心志愿者杜安娜用二维码为媒体提供班车即时时刻表,赢得国际奥委会交通考察团的赞誉;延庆冬奥村志愿者在元宵节准备剪纸、捏彩泥、猜灯谜等活动,还为运动员们表演舞龙舞狮……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1.8万多名志愿者像一朵朵“小雪花”,成为赛场内外一道风景线。

衣食住行方面,最需要志愿者帮助的就是“行”。初入闭环时,还不熟悉环境的《环球时报》记者曾多次向志愿者求助,遇到不好找的地方时还有志愿者将手头工作交给搭档,自己带领记者前往目的地。据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介绍,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1.8万余人,其中北京赛区占比63%,延庆赛区占比12%,张家口赛区占比25%。年龄方面,35岁以下青年占比94%。志愿者团队中也有不少外国面孔,他们大多为北京各大高校留学生。比如来自柬埔寨的罗雯珍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她在速滑馆公共区负责交通指引工作;来自韩国的朴贤修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他在五棵松负责赛事服务。“在中国留学期间能有机会作为志愿者亲身参与到冬奥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朴贤修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都设有“志愿者之家”,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为志愿者设立专属场所。在这里,志愿者们用书法、绘画、绿植、剪纸、春联、灯笼等多样元素对“家”进行布置。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让世界印象深刻,这些“蓝色身影”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十几年间,志愿服务融入到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奥运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区域性新发展,还有‘润物细无声’的志愿风尚和社会文明。这是冬奥会留下的无形遗产,它孕育着奥林匹克的希望和未来。”

关键词: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