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期间,位于北京世园公园国际馆内的延庆颁奖广场投入使用。场馆运行团队刚刚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颁奖广场的颁奖运行工作。目前已无缝衔接,完成转场,进入赛前最后的筹备阶段。

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举行全要素演练

总台央视记者 杜思源: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延庆颁奖广场,举行了首次全流程、全要素的颁奖演练。本届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运行7天,为在延庆赛区进行的27个项目的比赛举行颁奖仪式。

场馆运行团队介绍,延庆颁奖广场的舞台设计,以生命之树为理念,弘扬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勇于挑战、勇于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

延庆冬残奥颁奖广场场馆主任 荣大力: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的运行任务,目前已经全员转换到了延庆冬残奥颁奖广场。2月27日开始,我们进入了赛前最后的筹备阶段,就是要进行全面的排练、彩排和预演。

场馆从2月27日开始,将于每天15:00、19:00举行两场演练,与赛时7天的运行周期一一对应,全要素、全流程进入冬残奥时间。

延庆冬残奥颁奖广场场馆主任 荣大力:目前演练是非常顺利的,我们有信心向世界呈现好每一场准确、精彩、零失误的冬残奥会颁奖仪式。

提高助残技能 仪式团队进行细致走位

在北京冬奥会的颁奖广场上,身着中国传统颁奖服饰的礼仪志愿者们,用优雅的姿态,呈现运动员的高光时刻。进入冬残奥会转换期,礼仪志愿者们每天都要进行细致走位,用志愿者的话说,希望可以带给运动员更加亲切和舒适的感受。

在位于太子城冰雪小镇的张家口颁奖广场,冬残奥会的标志标识已经全部更换完成,舞台上增设了无障碍通道,领奖台上增加了无障碍坡道。每天下午,礼仪志愿者们都要进行细致的走位。虽然颁奖流程没有太大变化,但考虑到运动员有坐姿和站姿,还有视障人群,引导的点位和步速都要有所调整。

张家口颁奖广场礼仪引导员刘盛楠:通过我们自己的听力,感觉他们的步速,在一些拐角的地方用余光感受他们离我们的距离。这样的话,在一个正常的距离里把他们引领到台上,查阅一些相关的残奥运动员的资料,更清晰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还有他们个人的一些小细节。然后和他们怎么相处,看台上怎样更流畅,更让运动员们感到亲切感、舒适感,更好体验高光时刻。

在冬奥会期间,张家口和北京两地的颁奖仪式交叉进行。在冬残奥会期间进行了调整,每天19:30开始,张家口颁奖广场的颁奖仪式连续进行。最多一天的颁奖场次是10场,每场只间隔2分钟,给运行团队带来压力很大。能不能把获奖运动员准时接到,在候场室的讲解时间是否充分,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他们都要反复演练。

张家口颁奖广场仪式经理 杨宁:我们做了一个演练日程安排,重点就是把每一天的每一场都要演练到,把每一场可能遇到的情景、可能遇到的哪类运动员我们全都要演练到。这样在正式的运行期间就会有非常好的准备。

总台记者 杨海灵:张家口颁奖广场在冬残奥会的首日运行是在3月6日,每天举行6到10场次不等的颁奖仪式。从今天开始,颁奖广场的仪式团队将对颁奖的流程进行细致打磨,3月3日的时候还将和演出转播等团队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的演练,目的是保证每一场的颁奖仪式精彩、准确、零失误。

(总台记者 杜思源 陈伟奎 杨海灵 李文超)

关键词: 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