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承担着载人航天任务搜救回收的重要工作。在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中,航天搜救团队只用了8分钟就在20公里的搜救范围内找到了航天员。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么快的?每次是如何精准找到返回舱的?我们一起走近航天搜救队。
【资料图】
苏黎明,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的开舱手。开舱手是航天员回家后第一位见到的地球人,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第一次担任开舱手的苏黎明“激动到破音”,被网友称为“激动担当”。而这一次的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他将负责把航天员蔡旭哲接出返回舱。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地面处置队员 苏黎明:心里面会有一丝的激动和惊喜,但还是会把惊喜跟激动掩埋下去,要保持非常冷静的头脑,在任务当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把什么要干好。
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涵盖了戈壁、梭梭林等各种着陆地形。复杂的地形让搜救队员难以快速到达现场,再加上神十四返回搜救任务将首次在夜间低温环境下迎接航天员返回,难度大,风险也大。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地面处置队员 苏黎明:环境温度最低是零下30摄氏度,鼻涕流出来马上就结冰了;戴口罩的话,哈出来的气在眉毛上短时间就会迅速结成一层冰,把睫毛都冻住,上下都粘连住,眼睛都很不容易睁开。
除了天气冷,在这次搜救任务中,搜救队员还要面临暗夜环境的挑战。在一片漆黑的茫茫戈壁,如何快速锁定目标就成了搜救队要训练出的特殊本领。这样的低能见度训练,航天搜救队已经进行了半年多,并且每一位搜救队员都配备了特殊的照明装备。
全新的照明装备就像搜救队员们明亮的眼睛,让地处荒无人烟的戈壁亮如白昼,帮助搜救队员在夜间准确到达着陆现场,并快速发现目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地面处置队员 苏黎明:在整个载人航天系统工程里面,从测发到搜救,是形成一个闭环的。恰恰我们搜救工作就是闭环的最后一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在最后一个环节画上完整的句号,把航天员平平安安接回家。
想要把航天员平平安安接回家,不仅要依靠地面处置队员的快速反应,还需要高科技装备的辅助。在航天员搜救队,苏黎明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在嫦娥五号返回搜救任务中相识,一个负责地面,一个负责天空,他就是航天搜救队无人机技师李学朋。在这次的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中,两人还协同配合,一起完成搜救任务。
和地面搜救队伍遇到的问题一样,过低的温度让李学鹏操作飞机的手变得僵硬,降低了对飞机操控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搜救难度。为了顺利完成搜救任务,李学朋每天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练习无人机的户外飞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无人机技师 李学朋:在冬天去外场飞行训练,真的是对人一种意志的考验。当时手就冻僵了,但我们练的时间长了,手就条件反射性去控制。
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李学朋的手对操控飞机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在训练的同时,李学朋还多次和好朋友苏黎明探讨,了解地面搜救中遇到的障碍与不足。在两个人的讨论中,李学朋开始针对航天搜救的特殊需求,慢慢改造智能装备,构建了智能化的特色航天搜救体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无人机技师 李学朋:我们通过旋翼无人机加装了一个空投箱,可以投食品和水。搜到航天员之后,即使人赶不到,我们会先把物资投送下去,给航天员更多的生存机会和生存资源。
“舱落人到”是每位航天搜救队员挂在嘴边的话,“千里万里搜寻着你,风里雪里守护着你。”航天搜救队员守在大漠戈壁,做好每一次训练,准备好手中的工具,只为在航天员最需要他们的时候,第一时间能赶到航天员的身边。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平安返回地球。苏黎明和队友们在飞船着陆8分钟后,就赶到了回收地点,再一次亲手把航天员平安接了回来。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苏黎明、李学朋和他们的战友们,迎接了23人次的航天员从太空返回,他们用闪光的青春为中国航天员铺就了一条最可靠、最温暖的回家路。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文为明 吴天白 王艳歌 张昊 张帼锋)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