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屡次北伐,所取效果不大,受到满朝文武的责备。

连年战争,蜀军折损不少,本就有限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在民困兵疲,举国不愿言及战争的情况下,姜维不得不暂时放下克复中原的梦想,不再轻言北伐,转而加强汉中的防御。


(资料图)

蜀昭烈帝刘备在世时,委任魏延镇守汉中。

魏延的御敌之策采取的是“错守诸围”,即派兵防守各围城池,重兵把守,如有敌人来攻,则实施抵御,不让敌军进来。

王平基本沿袭了这一策略,如兴势战役,王平抵御曹爽,就是承用了这种用兵之法。

姜维掌握兵权后,认真研究了蜀中形势,认为“置兵驻守各个据点,只能抵御入侵之敌,不能获得大胜。不如让敌兵进入。各据点都收敛兵力,积聚粮食,退守汉、乐二城,任凭敌人进入平原之地,我们镇守重要关口以抵御敌人,再派机动部队在附近埋伏,捕捉敌人的薄弱之处加以攻击。敌人攻关不能取胜,野外又没有分散的粮食,不得不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自然会非常疲乏困顿。我们乘敌人撤兵的时候,各城守军一起出击,与机动部队共同进攻敌人,这才是消灭敌人的战术。”

于是,姜维对整个汉中的防务进行了彻底修改和调整。

在他的建议下,蜀后主刘禅下令让督领汉中的胡济撤兵进驻汉寿,监军王含镇守乐城,护军蒋斌镇守汉城。

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建立军营,驻军防守。

姜维的这次战略调整,历史上称之为“敛兵聚谷”。

“敛兵聚谷”之策,有些类似于“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之计,就是将汉中的兵力作适当收缩,以期集中兵力,打击来侵之敌。

具体而言,就是不再全面死守御敌,而是收缩兵力,防守重要关键节点,放任敌人进来,实施坚壁清野。

敌军远来,无法就地取得军需,必然陷入困顿,无法进军,劳师无功,被迫撤军。

这时再集结兵力,追而歼之。

“敛兵聚谷”在后世遭到诸多指责。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此策“自弃险要”,“开门揖盗”,甚至直呼“姜维之亡蜀也”。

纵观当时蜀国形势,姜维对汉中地区作出战略调整,其实也有他的苦衷。

《成都大学学报》刊载郭鹏先生的文章,对姜维调整汉中策略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如下:

一是蜀国兵力不足,只有适当集中兵力,才能实施北伐。

当时蜀国“仅有甲士十万二千”,守卫成都及各郡不下四万,余众不过五、六万。

这么点兵力,要经营蜀汉广大地区,北伐中原,本来就捉襟见肘,而汉中驻兵三万之众,几占全国兵力三分之一,占外戍兵力半数以上。

在此情况下,姜维只能重新调整兵力,适当集中,才能实施北伐的目的。

二是蜀汉后期的战略重点是夺取陇西,进而东下关中,因而只有移汉中之兵向西。

蜀汉后期,立志伐魏者,只有姜维一人而已。而姜维承继诸葛亮遗策,一直认为自己熟悉陇西的风土人情,想争取诸羌胡的支持,所以九伐中原,多出陇西。

而且,姜维用兵,重攻不重守,重歼灭敌军,而不在意于固守却敌。

所以,对汉中防务实行敛兵聚谷,移兵向西,自然是势所必行了。

三是汉中东路两围,多年无事。

所谓敛兵聚谷者,主要指收拢汉中东部的黄金(今陕西汉中市洋县城东六十里)、兴势(今陕西汉中市洋县城北三十里)两围。

黄金围自蜀建兴八年(230年),曹真、司马懿欲经此攻汉中而退军后,三十多年未用兵。

兴势围自蜀延熙七年(244年),曹爽由骆谷进攻汉中被王平在此拒退后,二十年未用兵。

蜀汉在此多年驻兵空守,在兵力缺乏之时,退守重要城池,是为必然。

四是兴势、黄金两围在汉中东隅,并不能完全挡住魏军南入。

兴、黄二围,分别可拒魏由骆谷、子午谷来兵,而魏入汉中有四道:骆谷、子午谷、褒斜、故道,兴、黄二围并不能挡住褒斜、故道入汉中之兵。

而汉、乐二城,虽不在险口,但东可拒骆谷、子午谷,北可挡褒斜谷、故道,且两城之间,可互为助援。

敛兵聚谷于汉、乐二城,也并非完全失之偏颇。

五是蜀移兵驻守阳安、汉寿,可于汉中、陇西兼而顾之。

姜维在蜀兵乏少的情况下,令督汉中胡济退守汉寿,派蒋舒、傅佥驻守阳安关口,在于估计钟会等有西入陇右,东从汉中向南进兵之势,因而加强此两处防务。

后魏军果从此进兵。

姜维在汉中敛兵聚谷的同时,“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据史料考证,所举七围,建威在祁山东南,武城即兴城山,在天水、陇西二郡间,武卫在武都郡,即武街,石门在武都、天水郡间,其余三围虽无考,但可据知均在陇右,不在汉中。

七围的设立,更可证明姜维把攻取和防御曹魏的战略重点放在了陇西,“重关镇守以捍之”。

关键词: 机动部队 捉襟见肘